近日,省内已有境外直接输入及在境外感染后在国内发病的疟疾病例报告,大理州疾控中心对出入境人员作出如下健康提醒:
(一)疟疾流行地区
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亚、东地中海、美洲,其中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东南亚地区流行程度最高。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巴西、缅甸等热门旅游国家均有疟疾病例报告。
(二)出国前准备
应向出入境检验检疫、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等机构了解境外疟疾流行状况。赴疟疾高度流行区工作、学习和生活,有条件者可携带青蒿素类抗疟药品,并准备好蚊帐、驱蚁剂、防蚊衣裤等防护用品。
(三)境外务工、旅居期间
可采用杀虫剂处理蚊帐、蚊虫驱避剂、穿长袖衣和长裤等防蚊灭蚊措施,防止蚊虫叮咬。一旦出现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四)入境时
入境时如出现发热、发冷、头痛等症状,应当主动向口岸检验检疫人员申报,以便得到及时救治。
(五)回国后
抵达国内1个月内,要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如出现发冷、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应当及时到当地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医护人员出国史、接触史等,以便于医护人员及时排查。如已被诊断为疟疾,请遵照医嘱全程、足量服药,避免出现复发和耐药,并积极配合疾控部门及医疗机构做好相关调查工作。
疟疾是什么?
疟疾俗称“打摆子”,是由体内携带疟原虫的按蚊叮咬人体后所引起的一种血液寄生虫病,也可经输入带有疟原虫的血液造成感染。该病常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典型患者可呈现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全身酸痛等症状,有时会伴有呕吐、腹泻,多次发作后可造成贫血、肝脾肿大,病情严重者可发生休克、肝肾功能衰竭等,通常在被携带有疟原虫的按蚊叮咬10-20天后出现相关症状。
我国虽然已于2021年6月,正式获得世卫组织消除疟疾认证,宣布处于无疟疾状态,但因每年仍有大量境外感染的疟疾病例输入,国内普遍存在该病的传播媒介(按蚊),造成本地感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责任编辑:巍山县卫生健康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