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平台 / 法定主动公开 / 规划计划
  • 索引号: 15246636D/2021-00403
  • 发布机构: 巍山县财政局

巍山县“十四五”财政发展规划

  •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30日
  • 来源:巍山县财政局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巍山县“十四五”财政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衔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重点研究“十四五”规划问题,描绘国家未来发展蓝图,明确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为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根据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标的总体思路和上级财政部门的政策导向,在科学分析总结“十三五”时期财政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十四五”期间财政发展的专项规划。

一、“十三五”时期财政发展情况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巍山县财政工作也面临着新常态、新挑战和新机遇,呈现出新的变化和特点。“十三五”期间我县的财政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工作中心,以“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促发展”的“三保一促进”的总体思路。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民生工程作为头等大事,精准支持脱贫攻坚。大力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各部门勤俭节约,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强化财政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十三五”期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实现18.50亿元,比上个五年增加4.37亿元,增31%。由2015年的3.07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4.16亿元,年均递增6.2%。分部门看,“十三五”期间,税务部门征收收入累计完成10.7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8.1%;财政部门组织的各项非税收入累计完成7.7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1.9%。分税种看,“十三五”期间,各项税收收入累计完成10.5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6.8%;非税收入累计完成8.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3.2%。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实现122.54亿元,比上个五年增加45.07亿元,增58.2%,201520.74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26.96亿元,年均递增5.7%。“十三五”期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详见下表:

   2016年至2020年巍山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表

 

 

 

 

单位:

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税收收入占比%

非税收入占比%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

2016

32017

4.3

62.4

37.6

212287

2.3

2017

34207

6.8

64

36.0

215038

1.3

2018

37677

10.1

58.6

41.4

262768

22.2

2019

39567

5.0

50.7

49.3

265689

1.1

2020

41567

5.1

50.4

49.6

269600

1.5

  (二)财政发展主要成果

1.财政收入组织有力,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

    “十三五”期间,财政部门大力组织财政收入,确保了各项财政收入应收尽收。会同税务部门依法强化税收征管,加强税源监控,及时掌握税收动态,堵塞征缴漏洞,确保了各项税收及时足额入库。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征管,充分挖掘非税收入增收潜力,确保各项非税收入依法及时缴纳。面对减税降费政策带来的减收效应持续释放和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不足的严峻形势,财政部门努力克服组织财政收入压力不断加大的困难,全力以赴狠抓财政收入,确保了“十三五”期间,财政收入年年有增收,不断取得新突破,2018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677万元,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规划中到2020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677万元的目标。

2.千方百计克服财政困难,向上争取资金成效显著,积极支持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十三五”期间,累计争取到一般公共预算上级补助收入94.15亿元,年均增长3.7%,其中:2020年争取到中央财政直达资金4.7亿元,有力保障了财政各项增支,全力保障“三保”支出,民生事业稳步提升,2018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28亿元,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规划中,到2020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24亿元的目标。“十三五”期间,争取到新增一般债券资金1.56亿元投入到我县教育、扶贫、城乡建设等领域;争取到新增专项债券资金21.85亿元,其中:公租房建设项目资金1000万元、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资金5.5亿元、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资金1930万元、白乃水库建设项目专项债券资金1亿元、甸中高原特色食品精深加工核心区建设项目专项债券资金3000万元,县中医院迁建项目专项债券资金3300万元,大南高速公路专项债券资金14.43亿元,分别投入到相关领域建设;2020年争取到抗疫特别国债4272万元,分别投入到县城火车站站场建设、县粮油和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建设。助力稳投资的同时,充分发挥了资金支持“六稳”“六保”作用,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最终受益对象。“十三五”期间,财政部门大力支持全县经济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坚持项目拉动经济,努力培育起新兴财源和后续财源,壮大县域经济,不断夯实财力。充分发挥投资的拉动作用,加大财政投入并优化投资结构,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促进全县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争取到特色小镇奖补资金2.6亿元、“美丽县城”奖补资金1亿元,支持城市棚户区改造、公租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2016年至2020年累计拨付财政资金15.48亿元。大力支持大临铁路、大南高速公路、大理新区等重大项目建设。贯彻县委、县政府各项措施,做实“稳增长”工作推动经济增长,持续加大“五网”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3.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兜牢兜实“三保”底线,保障和改善民生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财政部门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合理安排各项支出,把“三保”特别是保工资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支出按时足额兑现。完善职业年金改革、公务用车改革、调整警衔津贴标准、规范改革性补贴和奖励政策、规范政法津贴、提高警察值勤岗位津贴、警察加班补贴、村委会人员工资提标等一系列人员性增支政策,工资性支出累计增加达8亿元以上;聚焦机构改革,及时下达新组建部门经费,保障涉改部门人员经费和机构运转。继续加大对民生的支持力度,把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统筹调度,优化结构,增加公共投入,确保各项民生政策的落实。“十三五”期间,全县民生支出累计实现101.4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5%,年均增长6.6%。其中:教育支出24.74亿元,年均增长6 %,继续巩固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好生均经费基本标准政策,加强教育扶困助学体系建设,支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改善了教育办学条件特别是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促进了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92亿元,年均增长6.7%,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发挥就业资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强化基本保障,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大幅提升,各项社会保险保障水平逐年稳步提高;卫生健康支出15.25亿元,年均增长9.2%,完善各项医疗保障制度体系,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节能环保支出3.41亿元,年均增长37.1%,支持大气、土壤、水污染防治、农村环境治理等,进一步改善了城乡生态环境质量,全力支持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农林水支出21.39亿元,年均增长15.3%,确保了耕地地力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退耕还林补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等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取得了良好效果,充分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5.85亿元,年均增长5.5%,支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和设施免费开放、支持开展了各项公益惠民文体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住房保障支出9.91亿元,年均增长20.8%,支持了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等保障性廉租住房、公租房及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社区支出6.24亿元,年均增长67.4%,支持了城市建设、道路交通等,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群众生活更加舒适。

4.统筹推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支持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2020年初,新冠感染疫情暴发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统一指挥下,财政部门按照县委统一部署和要求,立足财政职能,坚决扛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政治责任,快速反应、积极应对,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开通财政拨款、资金支付、紧急采购“绿色通道”,2020年共计下达疫情防控财政资金1107万元,认真执行州财政局国库特别存款制度,库款优先保障,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资金保障和政策落实工作。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有关要求,加强应急响应,强化财政资金、政策、服务和监管保障,确保不因资金问题而影响疫情防控。二是全力以赴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州、县出台的应对疫情稳定经济运行各项措施,细化实化财税金融扶持政策,加大政策解读宣传,跟踪政策执行情况,强化经济运行分析研判,真正发挥财政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打好财税政策“组合拳”,持之以恒做好“六稳”“六保”和财政服务保障工作,确保促进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的一揽子减税降费、稳岗就业、财政贴息和稳产保供政策得到有效贯彻,2020111月新增减税1827.16万元,全年降减企业社保缴费1938万元,督促各部门各单位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1108.44万元,向上申报疫情防控重点企业贷款贴息补助资金54万元,多举措助力企业纾困,让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轻装上阵渡过难关。同时,精准施策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兜底保障工作,减轻疫情对其生产生活的影响,争取到抗疫特别国债困难群众救助资金272.42万元,全额用于困难群众救助,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5.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精准支持脱贫攻坚

   “十三五”期间,财政部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完善体制机制,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精准施策,全力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产业脱贫、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等硬仗。遵照财政预算“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及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县级财政采取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压缩公用经费支出,库款调度优先保障扶贫资金支出等措施,不断增加对扶贫攻坚的资金投入。建立财政涉农统筹整合“资金池”,将中央20项、省级21项、州级县级应纳入统筹整合的财政涉农资金,统一纳入“资金池”管理使用, 实现“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资金统筹整合模式。“十三五”期间,全县筹集扶贫资金投入60.59亿元,其中:统筹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资金11.6亿元,有力支撑了脱贫攻坚资金需求,促进了住房、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兜底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实;实现了2个贫困乡整乡推进,多个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的有效实施;同时产业扶贫资金的投入带动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的实施,对涉农资金分散、部门分散、项目分散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整合涉农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真正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在老百姓最需要、最盼望、受益最大的项目上。通过对项目资金的安排,使我县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提升、贫困县的落后面貌得以快速改变。全县累计减贫868030518人,全面消除绝对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0.82%降至0%。完成建档立卡易地扶贫搬迁3321314人。2018年成为全省首批15个退出贫困县之一,2019年实现贫困发生率归零的目标,2020年顺利通过国家普查和省州成效考核,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新时代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6.政府债务管理不断强化,稳妥防范重大风险,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县建立健全了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制定防范化解政府债务及隐性债务风险方案、编制“一债一策”化解清单,制定了《巍山县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成立了巍山县政府性债务管理领导小组和巍山县政府性债务管理委员会。财政部门累计争取置换债券置换政府存量债务6.6亿元,将各年度到期政府债券本息列入年度预算支出,争取再融资债券资金按期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本金2.45亿元,筹措资金偿还专项债券到期本金1000万元,按期偿还政府债券利息1.41亿元,确保法定债务不出任何风险。严格落实债务限额管理,对应专项债券项目支出列入预算安排,强化新增债券项目绩效目标管理,及时发挥债券资金稳投资、稳增长、保“六保”的拉动作用。突出重点,分块制定化债方案,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积极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管好用好财政部监测平台,常态化监控隐性债务机制更加完善。强化违法违规举债责任追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切实维护了政府良好信誉,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7.加强财政管理,积极推进财政改革   

   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改革全面深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全面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深入推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增强预算统筹能力,预算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预算约束不断增强。主动自觉接受各方监督,认真整改审计提出问题,建立审计查出的问题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落实人大各项监督要求,按照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要求,不断完善部门预算编制,深入推进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等工作。二是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切实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从紧安排“三公”经费预算,从严控制非急需、非刚性支出,继续严格会议、差旅和培训等审批管理,严格按规定缴纳和收取伙食费和住宿费,严控相关支出规模,坚持量力而行,从严从紧编制相关支出预算,努力控制和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三是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战略部署、施政目标和发展规划,建立财政资金“能进能出”的决策机制,彻底打破“基数+增长”编制模式,重点支出安排不再与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一切从大局和发展出发,科学配置财政资源。加大结转资金与年度预算的统筹力度,对结转资金规模较大的预算单位,不再安排或减少预算安排,项目支出的安排根据项目轻重缓急、开工条件年度用款计划以及财力状况统筹保障,改变项目支出只增不减的固化格局。加强部门内部统筹资金能力,凡符合政府性基金、专项收入、部门自有资金等使用范围和方向的支出,都要优先使用各项资金安排。四是推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继续全面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加强财政性资金管理与监督,提高了资金运作和使用效率,保证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五是积极推进预决算公开制度,细化政府预决算公开内容,除涉密信息外,政府预决算支出全部细化公开到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进一步扩大部门预决算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完善公开机制。除涉密信息外,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均公开本部门预决算。同时,加大“三公”经费公开力度,细化公开内容,除涉密信息外,所有财政资金安排的“三公”经费都按要求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对预决算公开过程中社会关切的问题,按要求规范整改、完善制度,让群众知道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真正做到阳光财政。六是加强对财政资金的日常监督,逐渐形成人大监督、审计跟进、财政监督检查参与的“三位一体”监管体系。七是坚持盘活存量、集中财力、保障重点、积极整合专项资金,加大资金统筹力度,优化财政资源配置,集中有限的资金用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十三五”期间累计盘活并统筹安排财政存量资金58987万元。八是加强会计管理。全面实施政府会计制度,以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为根本,以规范会计秩序为目标,开展会计法规宣传和政府会计培训,组织预算单位会计人员开展部门预决算、政府会计制度等培训。构建全县预算单位财务服务管理平台,开创“财务支出全监控、会计数据大集中、决算数据自动生成”的财务管理新模式。完成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改革暨云南省地方财政预算标准化平台上线工作。政府采购管理不断创新,“电子卖场”上线运行。九是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严格按照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对国有资产收回和划拨进行严格把关,严格报批;处置资产在纪检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公开处置,并及时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十是强化绩效管理,以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为抓手,积极稳妥推进扶贫资金项目绩效目标申报、监控、自评工作。抓好全县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申报、审核、批复及公开工作。2020年首次批复及公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实现全覆盖,绩效管理水平稳步提高。

    8.财政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财政干部不仅要具备合格的专业素质,还要具备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和政策水平。“十三五”期间,通过抓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了财政干部开展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在整个财政系统中深入开展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学习教育活动,使财政干部牢固树立了宗旨意识,增强了辨别理论是非、政治是非的能力,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同时,通过完善廉政制度,切实加强廉政教育,使我们的干部职工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时刻绷紧反腐倡廉这根弦,始终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取信于人民,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为人民当好家、理好财。通过长期坚持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使广大干部职工自觉形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良好氛围。

二、“十四五”时期财政发展的指导思想、面临的机遇及挑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推动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为主线,充分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推动全县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二)面临机遇

一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大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明确了云南在全国区域发展中的定位和使命,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为我们争取项目、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提供了难得机遇。二是随着“一带一路”、国家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等战略的推进,为我县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提供了新的平台。三是“十四五”时期,大南高速公路、大理新区开发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和部分工业企业的提质增效,将形成新的税收增长点,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4%的增速提供新的支撑。四是经过多年努力,我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多年积蓄的发展潜力逐步释放,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五是全县农业、交通、水利、医疗卫生、城乡社区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建设及消费增长为经济发展培植了新的税源和增长点。

(三)存在的困难

近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性减收增支、矿冶业持续低迷等多重困难和挑战,要完成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目标任务都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困难。总体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税源大幅减少,财政收入持续增长乏力。一是近年国家陆续出台并实施了大规模的结构性减税政策。二是经济增速放缓,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三是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不能有效推动财政增收。四是后续一次性税源减少等因素影响,财政增收的压力逐步加大。

2.财政运转对上级财政的依赖度高,自给率低。我县是一个集边远、山区、民族为一体的县,经济基础条件十分薄弱,财源结构单一,尤其是工业经济基础较薄弱,县内重点企业少,全年财政可用财力中来自地方财政收入少,大部分要靠上级财政补助,对上级财政的依赖度高,受上级财政政策影响较大,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弱。

3.增支因素多,财政困难加剧,财政平衡难度大。近年财政刚性支出大幅上升,支出压力不断加大。由于中央、省增资政策频繁出台,财政刚性支出持续增加,民生资金县级配套需求加大,政府债务偿还压力逐年加大,部分重大项目建设资金需求较大,使有限的县级财政收入增量远远无法满足支出需求增量,预算平衡难度很大,收支矛盾尖锐,预算硬平衡、紧平衡的特征更加明显。

4.政府债务偿还压力逐年加大。截止2020年末,全县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301852万元,加之政府隐性债务还本付息压力仍然十分巨大。“十四五”期间,初步保守测算仅政府债券利息需支付49523万元(其中:一般债券利息8271万元、专项债券利息41252万元)。     

三、“十四五”财政工作主要目标任务

(一)财政收支目标  

“十四五”期间,全县每年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相适应。按照总体经济形势,结合我县实际,经过认真测算,到2025年力争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576万元,比2020年增收9009万元,增21.7%,年均环比增长4%。“十三五”期间,上级补助收入年均增加5537万元,预计“十四五”期间,上级补助收入年均增加10000万元。到2025年力争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7662万元,比2020年增支28062万元,增10.4%,年均环比增长2%。详见下表:

   2021年至2025年巍山县财政收支预期目标

 

 

 

 

单位:

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税收收入占比%

非税收入占比%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

2021

43230

4

55

45

274992

2

2022

44960

4

58

42

280492

2

2023

46759

4

61

39

286102

2

2024

48630

4

64

36

291825

2

2025

50576

4

65

35

297662

2

(二)财政改革目标

1.财政风险有效防控,政府预算体系进一步健全,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机制要更加成熟,建立跨年度平衡机制,全面规范消化暂付款,进一步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社会保险基金平稳可持续运行,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经费保障机制,维护就业局势稳定。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机制。

2.财政法治化水平全面提升,法治财政基本建成,财政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加快推进,依法理财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财政运行透明度明显提高,财政信息公开的完整性、时效性和准确性不断增强,信息化和集中化水平不断提高;始终坚持依法行政,更加注重运用法律制度来规范财政管理,不断创新完善财政治理方式,切实把财政管理活动全面纳入法治化、透明化的运行轨道。

四、“十四五”时期财政发展的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把握形势,坚定信心,坚持抓好潜力挖掘,确保财政收支当年平衡,力争实现跨年平衡

一是继续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工作力度,争取更多的财力补助,实现转移支付补助最大化,以缓解财政支出压力。紧盯政策主动作为,积极争取新增债券资金及各项专项资金,做实项目前期,精心包装项目,积极组织申报,争取专项债券额度最大化,通过积极争取上级债券资金及专项资金弥补项目预算不足。二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做好土地文章,加大盘活力度,切实做大政府性基金收入,提高政府性基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比例,缓解财政收支矛盾。三是继续加大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力度、加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力度,做大政府可用财力。四是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坚持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精打细算,从严从紧编制预算。加大压减一般性支出力度,严格公务车辆使用,严审因公出国计划,减少、合并、从简安排会议和培训,为落实积极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力提效,为加快补齐民生事业短板腾出更大空间。

(二)规范消化暂付性款项工作

按照《财政部关于严格规范地方财政暂付性款项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格规范财政暂付款管理,加大清理力度,压减暂付款挂账规模。严格落实“逐步消化存量、严格控制增量、总量只减不增”总体目标要求,采取预算安排列支、核销呆账、死账、回收借款等多项措施,严格控制新增无预算借垫国库资金,切实压减暂付款规模,确保完成五年消化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在2024年前将暂付款项全部消化完毕。

(三)化解政府性债务存量和遏制政府债务增量

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培值新增税源,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激发市场活力,形成稳定税源,提升经济总量、提高财政收入,不断提升我县偿债抗风险的能力。严格控制新增政府债务,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支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我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政务债务管理的有关规定,政府举债一律在批准的债务限额内通过申请政府债券方式举借,并落实偿还责任。

(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为重点,促进各项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

以“补短板、促升级、增后劲、惠民生”为方向,对纳入基本民生项目予以优先保障,更加注重抬底部、促公平、提质量,着力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扩大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满足多样化公共服务需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公平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支持教育优先发展,严格落实省、州相关政策,保持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落实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继续巩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深入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继续实施乡村教师差别化补贴政策。落实好各级各类学生资助政策,进一步规范资助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资助资金安排的及时性和拨付的精准度。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和设施免费开放,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引导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加强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宣传。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支持和导向作用,支持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体育事业发展,促进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重点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城市健身路径和便民足球场建设等,支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引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健身。  

   (五)切实抓好运转保障,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足额安排工资性支出,确保工资发放及时到位。落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政策。保障政权建设经费投入,努力维护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加强公安司法机关经费保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维护社会稳定提供资金保障。  

(六)支持生态改善和环境保护,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支持乡村振兴

积极支持林业生态、生态保护修复,支持农村环境治理,支持大气污染治理、水环境治理、土壤污染防治。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优先保障领域,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拓展农业资金筹集渠道,创新涉农资金运行机制,持续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有效引导银行和社会资本投入生态改善保护和农业领域。

(七)强化社保基金管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落实基金风险控制制度和投资管理机制。严格执行社会保险基金计息和保值增值规定,确保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完善养老保险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相配套,更好地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多措并举,有效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按照国家和省就业创业相关政策要求,继续加大各项补贴支出力度,充分发挥就业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力支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发放技能提升补贴,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加强中青年高层次人才队伍引进。继续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激励承担稳定就业岗位的社会责任,扩大受益面。加大困难群体救助力度。加大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工作力度,继续加强困难群体保障资金管理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提高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供养对象保障标准工作。支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做好高龄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继续做好优抚对象、退役士兵安置资金筹集、落实残疾人保障工作,不断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

(八)积极推进财政改革,不断提高理财水平

1.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完善政府预算体系,细化全口径预算编制管理,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转列和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力度。推进年度预算改革,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主动作为,履行财政事权支出责任。

2.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围绕增加税收促产业发展。一是依法抓好财政收入。妥善应对减税降费政策实施后的新情况和新变化,多措并举培植和壮大新的税源增长点,实事求是组织财政收入,不断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优化财政收入结构,确保财政收入应收尽收、均衡入库。二是强化重点税源管理。密切跟踪重点行业、重大投资项目进展动态,增强组织收入工作统筹调控能力。三是促进产业发展,夯实财税增收基础。在发挥传统产业优势上做文章,在培育增长新动能上下功夫,促进产业协同发展、融合互动;落实“链长制”,推动产业价值链由中低端向高端跃升,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推动优化产业结构,扩大税源基础,实现财税收入持续增长。

3.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扩大预算绩效管理范围,将预算绩效管理范围逐步覆盖到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及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等全部预算。强化项目绩效目标编制、审核、批复。做好绩效运行监控,强化绩效结果评价结果反馈和绩效问题整改责任制,加强结果应用。

4.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进一步规范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规范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加强和规范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不断提高国库业务管理的规范性。

5.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利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动态管理信息平台,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的有效衔接。把内部监督与财政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相结合,切实履行监督职能,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6.落实财税政策、强化会计监督、提升财政监督整体效能。落实财税政策,推动财政管理完善,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开展专项监督,切实做好内控内审工作。

(九)加强财政系统干部队伍建设,提升依法理财服务水平

加强财政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重要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财政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加强机关党的建设,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开展专题学习教育,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切实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完善学习教育培训调研等机制,积极推进干部队伍建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不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加强对干部平时工作、思想和业绩的考评,积极推进干部交流轮岗制度,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机制,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积极性,营造一种鼓励干事创业、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浓厚氛围,努力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培养一支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业务过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立足岗位做奉献,为完成“十四五”时期财政发展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202125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