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0日,巍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巍山县地震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巍政办发 〔2024〕 5号),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预案》修订背景
原《巍山县地震应急预案》(巍政办发〔2020〕23号)于2020年8月印发,于2022年5月30日修订再次印发。为持续完善预案可操作性,加之机构改革等原因,需结合实际,对我县抗震救灾工作机制、部门职责分工等进行完善。同时,省、州抗震救灾指挥部要求各地坚持实用、管用的原则,修订完善预案。
二、《预案》修订依据
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国家地震应急预案》《云南省防震减灾条例》《云南省地震应急预案》《大理州地震应急预案》《巍山县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巍山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
三、《预案》修订过程
坚持合规性、针对性、协调性、适应性、可操作性原则,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于2024年2月启动了预案修订工作,3月形成《预案》征求意见稿,向各乡(镇)、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征求了意见,并结合“4.19”4.2级地震、“4.24”4.3级地震抗震救灾实战情况修改完善后,于4月底形成《预案》报审稿。
三、《预案》修订总体框架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二是坚持责任导向,认真贯彻落实机构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机构改革后相关部门职责和抗震救灾相关环节的具体内容,明确县、乡(镇)人民政府和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责任,强化统筹协调和协同联动。三是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大理漾濞“5.21”6.4级和“4.19”4.2级地震、“4.24”4.3级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优化处置程序,提高处置效率。
四、《预案》核心或重要内容解读
《预案》全文约2.46万字,包括总则、组织体系、响应机制、预防和预警、应急响应、处置程序、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其他地震事件应急、附则9个部分。
(一)总则。包括了确定《预案》的指导思想、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4节内容。修订要点:1.根据上位法律法规和《云南省地震应急预案》、《大理州地震应急预案》等文件要求,丰富编制依据;2.综合考虑我县地震灾害实际情况,明确本预案适用范围;3.依据新的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提高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理念,完善本预案工作原则。
(二)组织体系。包括构建全县抗震救灾指挥部、乡镇抗震救灾指挥部2节内容。修订要点:1.调整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2.划分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日常办公室、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三)响应机制。包括了地震灾害分级、地震灾害分级响应2节内容。修订要点:进一步明确了地震灾害的分级、响应标准,对灾害等级的响应指挥权限,提高地震应急工作可操作性。
(四)预防和预警。包括队伍能力建设、指挥体系建设、物资与资金准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与管理、基础设施准备,宣传、培训与演练、应急准备检查、监测预警和灾情报告机制建设8节内容。修订要点:按照机构职能对地震应急事前准备工作环节中各相关部门的职责予以完善。1.要求各职能部门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和生产、调拨及紧急配送体系要求;2.明确地震灾害救援相关队伍建立要求;3.强化人员密集场所应急管理要求,强化应急避难场所管理运行要求;4.明确各职能部门建设基础设施保障要求;5.明确地震应急宣传教育及检查监督管理要求。
(五)应急响应。包括启动与发布,应急响应措施2节内容。修订要点:按照机构职能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明确启动1Ⅰ级响应、Ⅱ级响应、Ⅲ级响应和Ⅳ级响应时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的应急工作重点。
(六)处置程序。本节属地震应急工作的事中处置阶段,包括特别重大、重大地震及较大地震灾害应急处置、一般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应急处置总结3节内容。修订要点:明确各职能部门在抗震救灾中的工作职责,指导各部门行业开展救灾工作。
(七)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本节属地震应急工作的事后恢复阶段,包括:过渡性安置、恢复重建规划编制与实施2节内容。修订要点:明确各职能部门在恢复重建阶段灾后安置、重建规划、实施中的工作职责。
(八)其他地震事件应急。本节专指非本土地震的各类地震应急工作,包括邻区地震事件应急、其他地震事件处置2节内容。修订要点:规范地震应急戒备、地震谣传事件处置流程。
(九)附则。修订后包括奖励与惩罚、预案管理与更新、名词解释、预案解释、预案实施时间5节内容。修订要点:明确了《预案》修订、报备管理、解释主体,奖励与责任追究等内容。
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巍山县应急管理局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