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巍山 / 旅游景区

【旅游景区】巍山古城

  •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25日
  • 来源:巍山县文化和旅游局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古城概况

六百多岁的巍山古城已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历史老人了。今天,具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巍山明清古城已经成为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物化载体,是国家风景名胜区,巍山文化立县,旅游兴县的重要组成部分。讲到明清古城,它是一个大的概念,构成巍山明清古城的文化内涵应该有这样一些内容或者这样一些主要线索:

传统的风貌格局。巍山古城较完好地保存了年前建城时的棋盘式格局。古城东靠文华山,南有巍宝山和锦溪河,西有阳瓜江,形成山环水抱态势和万山拱城的格局。据史籍记载,巍山古城在唐宋时为宗教场所,元代段氏土总管筑土城据守,现古城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周长4里多,城墙高2丈,厚2丈,砖石城墙,有垛头1277个,垛眼430个,有4座城门,门上建楼,东曰忠武、南曰迎薰、西曰威远、北曰拱辰,城方如印。城墙外四周有护城河、驰道,城门外设吊桥,北门城楼有三层,外建小月城,城中心处建星拱楼为印柄,向四面延伸建东街、南街、西街、北街。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古城用地向北扩展,古城格局发生了变化,原古城中心星拱楼变为次中心,拱辰楼成为古城中心。巍山古城在明代初建城时面积约有0.7平方公里,到了民国时期达到1.5平方公里,如今古城面积已达4平方公里。        

众多的文物古迹。古城内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一大批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如文庙、等觉寺(太阳宫)、玉皇阁、文华书院、文昌书院、南社学、北社学、东岳宫、崇正书院、拱辰楼、星拱楼等古建筑。这些古建筑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工艺精湛,造型装饰特色显著,再现了巍山古城昔日的繁华和高超的建筑艺术。

古街巷。古城内至今保留有25条街,18条巷,总长14公里多。古城内的街巷保持了古朴清幽的风韵。全长2000米的南诏古街,保持了南北轴线,街宽8——10米,沿街建筑物高度与街宽比为11.2,比例适度宜人。一条古街上,古建筑、古街道、古民居、名特产、风味小吃、地方风情汇集,食、宿、游、购、娱旅游几要素皆备。

民居名宅。古城内的民居基本保持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较典型的有四合五天井,三方一照壁,走马转阁楼等形式。而一楼一底,青瓦厦子,线条柔和的马头墙,以板壁、木雕窗为代表的实木装修,淡墨彩画,开敞的公众空间,构成了古城民居建筑的典型样式。在合适的地段高远望,古城内瓦屋顶鳞次栉比,古意盎然。走进庭院中,花卉争奇斗艳,彩画对联书香气浓,给古城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浓郁的民俗风情。春节、二月八、端午节、火把节、七月半、八月十五、冬至节等传统节日是古城居民非常重视的节日,保留了大量代代相袭的内容,与古城风貌十分协调。龙灯狮舞,高台社火,歌会庙会等民间艺术活动千年传承,使古城仿佛一幅明清生活画卷。

南诏古街  

南诏古街由明清时期保留至今的月华街、日街、北街和南街组成,由原文献楼(群力门)始,向南通过地官坊,穿过雄伟的拱辰楼,经进士坊到原古城中心星拱楼,直达原南门城楼。一条古街串连四座古楼,头尾衔接,相得益彰,它像一组音符发出高低音的共鸣。古街中轴线有直、有折、有曲,使近2000米长的古街灵活而不呆板,富有城市景观的情趣。沿街建筑高度与街的宽度比例适宜,视觉透明宽阔,别具美感。古街两旁建筑物保留了明清风貌,土木结构,坡顶青瓦屋面,一楼一底,底层为铺面。明代建筑楼层很矮,俗称闷楼,铺面设前坎沿,以防雨水浸蚀,相邻两户之间建防火功能的马头墙。铺面刷漆,墙体部分用淡墨绘画,线条流畅柔和。街两旁铺面有众多的商号、茶铺酒楼、食馆、特色小吃、书刻碑店、裁缝铺、理发铺、香烛店、修理店、棺木店、马具店等。走进文献楼(群力门),踏着青石板路面的古街,街道两旁的古民居,古色古香的庭院,感受巍山历史文化名城丰厚的文化底蕴,引发游客无限的沉思,往往都会感慨万千,思绪飞扬。一条古街诠释了“古”字的全部含义,构成了历史文化名城跳动的脉搏。南诏古街于201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是云南目前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街。

文献广场  

文献广场的得名,与巍山悠久的文化渊源有关。早在南诏时期,南诏王就劝民习读汉书,至明清以来更是人才辈出,明清两朝巍山共有进士23人,文举220人,武举30人,贡生500多人,清高宗弘历于乾隆元年(1736年),御封巍山为“文献名邦”,时任蒙化掌印同知孙必荣,因蒙化(今巍山)得此桂冠,是一盛事,即率士绅在北门外新建门楼一座,取名“文献楼”,将“文献名邦”四字镌刻为四块大匾,悬挂在楼南檐下。直至1951615日,关蒙公路通车时拆除,为纪念群策群力修通公路,用现代材料建一坊称“群力门”。

文献广场上还立有云南省茶马古道研究会等单位设置的“茶马古道重镇蒙化”石碑,这又是对巍山一段历史的记载。唐代樊绰《蛮书》中说:“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让我们知道了巍山是最早的种茶、制茶、饮茶地区。巍山自唐始至民国时期,还一直是中国西南地区茶马古道重镇,是南来北往马帮的集结地,是“三进三出”茶文化传播的中枢。历史上的蒙化因地处要冲,南来北往,西进东出,商贾云集,南腔北调,人气很旺。不足万人的小城镇,商号林立,有大小马店20余家,多在北门外的日、月华两街,如“重兴店”、“合义老店”、“兴隆店”、“茶店”、“百宝生”、“唐记老客栈”、“李记世生客栈”等,还有许多鸡毛店,数不胜数。为适应马帮的需求,古街上为数不少的马具店应运而生,出售马的全部行头,如笼头、嚼咀、马铃、绊胸、肚带、马镫、褡连、糠包、料箩、马鞍、马架、索、珠应有尽有,还有很多马掌铺,生产各种规格的马掌和掌钉,当时马用品系列已成为一个行业,直到今天还是游客驻足的亮点。巍山的马帮在滇西也是首屈一指,民国初有200多个马帮,近万匹驮马,其中回族的马帮和驮马占一半,有的村寨马比人多,所以有人说巍山古城是马帮踏出来的城镇。据古街上经营李记世生客栈的米德润老人讲,她十四岁时嫁入李家,十八岁时,公婆就将客栈的经营交由她打理。经营服务的对象就是南来北往进入蒙化城的马帮,生意红火,天天有马帮入住,最大量时可同时接纳近两百匹数量的马帮入住,一家二十多口人的开支,都靠经营马店的收入维持。八十多岁的老人,有着太多太多马帮的故事讲给今天的人们。

地官坊  

地官坊位于巍山古城月华街,始建于明代,为明嘉靖癸丑(1553)进士、北直井径兵备道按察司副使张烈文立。

张烈文,蒙化府人,生平无书不读,博通今古,为官清廉,多有善政。在任浙江嘉兴县令时,当地民众自发为其立生祠,后入祀蒙化府学文庙乡贤祠。原坊1951年毁,为四柱三间设斗拱石坊,坊柱前后设有抱鼓石。现存牌坊于2003年重建,青石建造,单檐斗拱,三跨石坊。

拱辰楼  

拱辰楼是巍山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到过巍山的朋友,还没有靠近巍山古城,就早早地被这历经六百多年风雨的古城楼所吸引。这就是明代蒙化卫城的北门城楼,称“拱辰楼”。“拱辰”, 出自《礼记·为政篇》:“为政之道,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说明当时拱辰楼的建筑体量,所处的防御位置在几座城楼中是最重要的。城楼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原为三层,南明永历二年(1648年)维修时改为二层。楼建在长47.1米,宽26.6米,高8.1米的砖砌城墙上,楼下为城门洞。楼为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五间25.76米,进深15.7米,高16米,由28棵合抱大柱支撑,四面出厦,楼四周设廊,整个建筑用料粗大,上檐四角用檐柱,屋面比较平缓,出角短,起翘小,一字平脊,更显气势雄伟、浑厚。南北城墙有城垛。登上顶楼犹入云天,东看文华层叠山峦,南观巍宝名山文笔塔,西望瓜江垒玉,北视苍山积雪,全川村落,万家灯火,尽收眼底。古楼南面檐下悬挂“魁雄六诏”大匾,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蒙化同知康所书,它讲述的是一段唐初蒙舍诏(南诏)在唐朝帮助下,经过六十多年征战,统一洱海区域的六诏,也就是当时六个较大的部落,可歌可泣的一段历史往事。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蒙化同知黄大鹤在古楼北面题书悬挂了“万里瞻天”匾。从明代对边疆民族地区实行“土流合制”,到后来“改土归流”,强化流官的职权,朝廷命官黄大鹤知晓其中的玄机。这里的天是天子,天子代表朝廷,黄大鹤是天子委派到蒙化任职当差的,蒙化隔京城关山重重,万里迢迢,我黄大鹤心系朝廷,会为天子尽职尽忠的。“万里瞻天”其实成为黄大鹤就职的宣言,含有封建王朝对边疆民族地区施行特殊管理的政治寓意。两匾书法气势磅礴,浑厚有力,一气呵成。如此高大雄伟的明代古楼,完整地保存至今,在云南乃至全国实属罕见,现已成为巍山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1993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现已在积极上报,争取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华书院、玉皇阁、萧公祠建筑群   

文华书院因地处文华山麓而得名。清光绪元年(1875年),由蒙化同知萧培基始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蒙化直隶厅成立劝学所,改文华书院为高等小学堂。书院占地4000多平方米,由大门、二门、泮池、拱桥、雁塔坊、魁星阁、藏书楼及前后院厢房组成。大门为三间牌坊式青石建造,魁星阁为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五间,下层四周设廊,上下层檐下设斗拱。藏书楼建于高台上,面阔五间20米,进深15米,高11米,重檐歇山顶,翼角出檐长,无斗拱,雕刻构件精细,整体建筑规模宏大,原藏有《四书》、《五经》、《二十一史》等千余册图书。至今还保存的古建筑有雁塔坊、魁星阁、藏书楼及部分厢房。

玉皇阁位于文华书院北侧,始建于明代,清咸同年间被毁,光绪年间重建。由大门、前殿、中殿、后殿四进三院及厢房组成,占地约4000平方米。大门为三间牌楼式单檐歇山顶建筑,前檐设如意斗拱,后檐用垂柱,飞檐翘角,结构严谨,做工精细,两山墙饰以砖雕斗拱,装饰华丽。玉皇阁建筑群最佳的是大殿,建于高台上,前有月台,左右有八字墙,殿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上下层皆以七踩斗拱装饰,下层正面有走廊,后安八扇透雕的八仙过海格子门,建筑装饰华丽,雕工精细,上下八个翼角飞展。选料上乘,气势雄伟,是巍山古城内清代建筑的精品,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2004年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大殿进行全面的整修,恢复了其原有的宏伟气势。玉皇阁整体古建筑群保存完好。

1998年文华书院及玉皇阁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萧公祠位于文华书院南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咸同年间毁。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由江西人李嵩山等捐资重建,为江右客民祈祀之所,又称江西会馆。云南县(今祥云县)令张授佩曾宿萧祠,并作诗留念。萧公祠座东向西,由三进两院及花园、水池等组成。大门是萧公祠的重点建筑,设计精心,制作精巧,装饰华丽。原大门为三间重檐歇山顶,前檐下悬一竖匾曰“萧公祠”,中间向东延伸成凸字形,楼层建成戏台。清末至民国时期,蒙化戏迷组建“玩友班”,常在萧公祠戏台演出,民国二十年(1931年),外来戏班和蒙化戏友组合,借萧公祠戏台演出,时间长达数年。当年戏台上的几副对联至今还在民间流传。

其一:大花脸耀武扬威,如果杀人还了得;

小旦角装模作样,是真女子岂能容。

其二:富贵荣华不过石火电光,愿世人休在戏中作戏;

忠孝烈节实乃天经地义,望我辈需从真里寻真。

其三:四五步走尽天下;

六七人百万雄兵。

萧公祠现存中厅及大殿,大殿为单檐硬山顶,屋面弧度柔和,檐下饰透雕装饰花纹,活泼流畅。1987年被巍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等觉寺及双塔  

位于巍山古城报国街东侧的等觉寺,又名报国寺,坐北向南,这座始建于南诏的寺院,是巍山现存建筑年代最早的佛教寺院,是明清两朝僧纲司(佛教管理机构)驻地。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寺僧无用自应天溧水来巍山与蒙化土知府左伽,蒙化卫帅葛公升以及名门望族共商又扩建等觉寺。数年之后殿宇初成,明正统二年(1437年)各殿始塑佛像。明成化元年(1465年)由善信苏圆通增建毗卢阁、韦陀殿于西北;宁觉英建观音殿、地藏殿于西南;刘士孙建轮藏殿于正东,太阳宫后建药师殿,殿东建三教庵,殿西建冷泉庵,庵内有井, 井水十分清冽,明代状元杨升庵两游蒙化曾居冷泉庵讲学会友。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僧纲寺住持性定募资整修各殿,并新建后殿、更衣厅、方丈香厨等。此时为等觉寺规模最大,设施最齐全的鼎盛时期。清咸同年间兵燹,大部被毁,仅存太阳宫等处。主殿太阳宫最宏伟,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长18.2米,进深四间,长16.1米,四周设廊,正面及两侧檐下施斗拱,后檐以垂柱,花板装饰,整个建筑用料粗大,庄重古朴,是明代建筑的代表。清光绪年间,于太阳宫东建禄位祠,祀云贵总督林则徐,又称林公祠;太阳宫西建昭忠祠,祀咸同年间阵亡、殉难诸人,民国时期祀抗日阵亡将士。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改设县医院。

明成化元年(1465年),土知府左琳及母张恭人,在等觉寺门前建双塔。高五丈余,周围四丈八尺,塔为九层密檐式方形砖塔,有佛龛,供石佛,塔砖刻有梵文,据传说是一部完整的《金刚经》。塔顶有紫铜宝顶塔刹,高七尺,有金莲盖子,上系24个风铃,象征24节气,莲盖上有铜葫芦一个。双塔各砌文铭碑一块,大理石,高113公分,宽51公分,正楷书写。现保存有太阳宫,禄位祠、昭忠祠、大门和双塔。1988年被大理州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进士坊  

在拱辰楼和星拱楼之间进士坊,始建于明代,为万历丁未(1607)进士、四川重庆府巴县知县陈于宸立。

原坊1958年毁,原为面宽三间设斗拱的石坊,坊的明间前后各立一对高大石狮以辅助支撑石质立柱,柱顶亦雕有四个石狮,仅存东面残柱一根在原址。现存牌坊于2002年重建,采用青石建造,一高两低三跨石坊,高8米,宽11米,前后有连座石狮两对,高3米。南面坊上题有“花封蕊凤”,北面坊上题有“瑞榜文龙”题刻。

星拱楼 

作为城方如印“印柄”的星拱楼又称文笔楼,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后倾圯,清雍正十年(1732年),蒙化同知朱灿英修复,清咸丰七年(1857年)毁于兵燹。现保存完整的古楼,是清代杜文秀起义军大参军马国忠重修,楼顶梁上记录有“镇抚蒙城左参军马国忠暨郡官绅士庶仝建”字样。楼高11米,为木结构城楼,下为砖石结构基座,长宽均18.7米,高6.3米。四向贯通,是东、南、西、北街的中心交点,门洞为券顶。城楼为重檐歇山顶,长宽均为9.7米,楼四周设廊,高两层,四面开窗,南北两面有门,星拱楼上四面分别悬挂四匾,东面曰“瑞霭华峰”,华峰指文华山,文华山是古城的发脉,其意思是吉祥的云环绕在文华山头。南面曰“巍霞拥鹤”,巍指城南巍宝山,鹤,仙鹤,传说是吕洞宾的坐骑。巍山有许多关于仙鹤及吕洞宾的传说和遗迹,如栖鹤楼、培鹤楼、望鹤轩、三鹤亭等。这句是说,巍宝山的霞光映照着仙鹤胜景。西面曰“玉环瓜浦”,古城西面是国际河流红河的源头,又称西河、瓜江,古有瓜江泻玉景观。可理解为瓜江如一条玉带环绕着巍山古城。北面曰“苍影盘龙”“苍”指苍山,这句是说北面的苍山如一条飞舞的巨龙,这些匾额写景喻意,值得品读。城楼檐牙高挑,挺拔俊秀,玲珑剔透,因此又有“凝秀楼”之美称。星拱楼不仅是巍山历史文化名城标志性建筑之一,而且是中国近代史上杜文秀起义的重要历史古迹,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1981年被巍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  

说起巍山文庙的建筑历史,已经是非常遥远的事了。从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在孔子旧宅立庙开始,中国土地上就有了文庙的建筑。到了唐高祖李渊武德二年(618年)“令国子学立周公、孔子庙,四时致祭,诏求孔子后。”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四年(630年)诏令“各州、县皆立孔子庙”,正是唐太宗的诏令将文庙建筑推向了全国,形成了文庙遍天下的局面。巍山文庙正如《云南通志、南诏始末》所载:“盛罗皮之立,当玄宗先天元年,立孔子庙于国中。”古代的许多史料中都有蒙舍诏盛罗皮建文庙的记载。当时,蒙舍诏(今巍山)正积极主动依附唐王朝以求生存和发展,并得到了唐朝的封赠,第三代王盛罗皮遵从唐朝诏令,在诏内建文庙本是自然之事。新编的《云南省志》和《大理白族自治州志》中都保留了蒙舍诏建文庙的史料,那巍山在云南文庙的历史上就占有重要的位置。巍山文庙主要建筑完成于明洪武年间,后经天顺、成化、弘治、嘉靖多年修葺、扩建,形成了规模宏伟的古建筑群。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因火灾,多数殿宇被毁。至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由同知金标、土知府左世瑞重建乡贤祠、名宦祠、养士坊等。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同知杨天眷认为明伦堂与崇圣祠布局不符文庙要求,因而调换左右位置另建,并在明伦堂前设射圃。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同知蒋旭捐资重修尊经阁。咸同年间因棂星门前方寸之地,视野不宽,杜文秀起义军守蒙城大参军马国忠、大翼长李芳园,将棂星门前十余户居民房屋拆除,改变西街行道,于南面设置照壁。光绪十一年(1885年),直隶厅同知卞庶凝向南移位棂星门和泮池,照壁上镶“万仞宫墙”四个大字。文庙大门向东,门旁立一块“文武官员到此下马”石碑。文庙中轴线为南北向,自南为照壁,前为泮池,上有石拱桥,池四周以石围栏,前为一高两低三跨式石牌坊,曰棂星门,石坊左侧有门曰礼门,右侧曰义路,坊后右侧为名宦祠、兴贤祠,左为乡贤祠、承祭祠,中为甬道至大成门,门上挂一大匾书“大成”二字,院中四角植柏树,大成门后中为甬道,两侧为东西两厢,院以方砖铺砌,四角植柏树,甬道直达大成殿拜台,俗称天子台,台高约1米,三周环以汉白玉石栏,后为大成殿,殿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七间,进深15.6米,高11米,规模宏伟,庄严大方,内供孔子牌位,中间的两棵立柱上雕刻两条盘龙。大成殿后为雁塔坊,重檐歇山顶牌楼式建筑,檐下四面设斗拱,八个翼角飞展,中间以圆门贯通,后为崇圣祠,祠后为尊经阁,曾藏古籍千余册。崇圣祠左为明伦堂,堂内有八扇格子门,镂空雕刻,是艺术精品,工艺价值最高。堂下设射圃,旁立一小巧石坊,原书“佳径”,1982年改为“柏苑”。崇圣祠右为兴贤、育才二斋。整个文庙占地10000余平方米,共有大小十三个院落,大成门后古建筑保存完好。作为古城中重要的古建筑群,文庙整体保护恢复的工作正在进行。2003年被大理州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西竺庵   

西竺庵始建于清代,位于文庙西侧。坐北朝南,左右有两条中轴线(特殊布局),由山门、过厅、正殿、后殿四进三院组成,正殿供三官像,后殿供观音像,后殿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举架较高,屋面四角及两山弧度较大,正面檐下置吊斗。清咸同年间毁于兵燹,光绪初由杨懋重建。清宣统元年(1909年),创办蒙化直隶厅师范传习所,民国二年(1913年)蒙化、弥渡两县在西竺庵合办师范讲习所,培养师资。民国四年(1915年),蒙化乙种农业学校由文昌书院迁至西竺庵。古建筑基本保留,但破损严重,目前已作整体修复。1987年被巍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蒙阳公园  

蒙阳公园,俗称大公园,位于城西大水沟街,占地近30亩,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宋嘉晋任县长时始建。公园建筑用地约占四亩,绿地水面占地二十余亩。创建时在中部凿有一个形似中国版图的水池,称“中国塘”,园中的三鹤亭原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因有三只白鹤飞落于县衙树上,认为是吉祥之兆,于是在衙内建亭纪念,后创建蒙阳公园时移至园内。园内的古建筑、古树名木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典园林。1981年将北社学先师阁,整体搬迁,异地重建,为纪念南诏第一代王更名奇嘉阁。公园是居民文化、娱乐、溜鸟、休闲、游览之地。每天清晨,古城内的养鸟人提上鸟笼,汇聚在公园,讲鸟、议鸟、斗鸟,笼内的鸟儿则唱着歌,讲着鸟语,人与鸟其乐无穷,遂成一大景致。  

官署  

官署,始建于明代,崇祯时扩建。自清康熙十年起,经历任同知张显斌、杨天眷、陈文成、张善化、蒋旭等不断修葺扩建,官署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坐北朝南,大门外有一对石狮守护,门内东侧有土地祠、宾侯馆,大门后是仪门,仪门两侧有东西角门,仪门北向是戒石亭,建于甬道中,再往北是正堂,正堂前东、西两侧设六房,东为吏房、户房、礼房;西为兵房、刑房、工房。礼房后为差房,差房后为卡房。正堂后是穿堂,再后是主楼,主楼西侧为内宅,建有惠风馆、留青馆、依翠楼、依翠园、花厅、水池、池心亭等。监狱在官署之西。清至民国时期建筑格局无大变化,现保存大门、仪门、穿堂、正堂,其余已毁。2005年被巍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东岳宫 

东岳宫位于古城东南,始建于明末,由陕西人梁好德捐资铸像。清康熙、道光年间多次扩建修葺。咸同年间被毁。光绪年间多次维修,规模扩大,由大门、东岳大殿、十王殿、太保殿、厢房组成。大殿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16米,举架高,屋脊高,分水大,前有廊厦,宫内塑东岳大帝,大殿的两厢各有七间贯通,是巍山古建筑最长的厢房。因东岳宫建筑品位高,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引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中文化交流中心的专家关注,经多次考察,出资抢救性修复了东岳宫部分古建筑。1987年被巍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巍山小吃街   

游巍山明清古城,丰富的饮食文化可不能错过。如今到位于拱辰楼南面,全长332的“巍山小吃街”上,品尝巍山美食已成为每一位游客的必须。

自古以来,民间就有“玩在大理、吃在巍山”的说法。巍山餐饮美食特别是巍山小吃,经过千百年来漫长的积淀,形成了极富个性的地方饮食风格和饮食文化。巍山饮食文化在县域历史文化资源中丰富深厚,最早见于唐樊绰《蛮书》,有着一千五百多年的文化积存,由南来北往的食风,风格迥异的特色饮食,传承已久的岁时食俗,彝、回、汉等各民族的饮食习俗和礼仪共同构成了巍山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也使得巍山的饮食风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别具一格,并以品种多样、做工精细、风味独特而著称。巍山的饮食文化,对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均发生着深刻的影响并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社会的礼仪、风俗、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都以饮食作为载体或表现形式,充分体现了巍山小吃“小吃大艺”的深刻内涵。巍山小吃大致可以分为11个系列、90多个品种,其中用轶事和传说赋予感情的小吃有火巴肉饵丝、一根面、青豆小糕、卷粉、冰粉凉虾等;时令小吃有青豆小糕、糯米棠梨花粑粑、青豆糯米粑粑、青玉米粑粑等;特色小食品系列有热油粉、牛打滚、糖火烧、泡梨等;蜜饯系列有沙参、无花果、冬瓜、槐果蜜饯等;咸菜系列有麦兰腌菜、卜酱豆、臭豆鼓、酱蚂蚱、腌头等。

巍山人对吃非常讲究,“吃”被赋予了各种感情色彩。人们把很多原来跟吃没有什么关系的事情,都跟吃联系在了一起。被冷落叫“吃闭门羹”,被人趋捧得厉害叫“吃香”,一往无阻、非常走红叫“吃得开”,干工作不怕困难叫“吃得苦”。受到损失叫“吃亏”,得到好处叫“吃到甜头”等。这说明了“吃”在生活中的地位和深层意识的影响,也反映了巍山人饮食心态与文化心态在其深层结构上是和谐一致的。所以,有一句古话说“民以食为天”。

巍山饮食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虽然不归入或不属于“四大系”或“八大系”之类,但自古以来“茶马古道”与“南方丝绸之路”交汇,自汉代设县治起,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南来北往,商贾云集,一直是滇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然形成了饮食文化中能适应酸、辣、甜、咸、淡各种口味的人群,造就了饮食文化的多元和丰富。古街宴席上有传统的“南诏宴席”、“八大碗”、“两滴半”、“三滴水”等。再加上多民族聚居区域,彝、回、汉、白、苗等民族各有其独特的饮食风味喜好,彝族的苦荞粑粑蘸蜂蜜、米血肠、鸡血饭,还有宴席上的坨坨肉,不在彝族聚居的地区,你是吃不到的。彝族还有几种特别的做法和吃法,如炒谷花。在谷子八成熟时,用锅炒熟加工成米,再蒸,然后舂成糍粑状,蘸蜂蜜吃,香甜无比。还有死面粑粑。将玉米面或麦面揉成团,埋入姊妹灰火中焐,熟后出,吹吹拍拍就吃,皮香脆,里回甜,美味无比。唐樊绰《蛮书》中就记载:“猪、羊、猫、犬、骡、兔、鹅、鸭,诸山及人家悉有之。蛮不待烹熟,皆半生而食之。”原来早在千多年前,古人就掌握了吃肉火候,煮至半熟,吃鲜嫩的肉,而肉煮至透则为火巴肉。

巍山自古又是宗教大县,道、佛饮食习俗,又大大丰富了当地的饮食文化。道教创立后,出于对长生不老的追求,食疗养生成为修炼的一项重要内容,以饮食涵养人生,完善人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巍宝山道人用山中植物制成的“青霞散”、“道教养生茶”,已远销各地;取自山中植物制成的系列蜜食,早已成为旅游商品上市,并很受游客青睐;“洞宾素席”已是旅游团队享受的道教传统佳肴。从出土文物考证,佛教传入巍山也是非常久远的事了,唐代就有“竹扫”、“天姥”、“降龙”、“伏虎”四大佛教寺院著称于世。有佛寺就有僧人的生活,就有佛家的饮食习俗。佛教的“罗汉菜”、不到巍山来,你也是吃不到的。巍山有很多人吃“花素”(初一、十五、三十或其他日子插花着吃),有的长年累月吃长素,巍山佛教协会所在地圆觉寺天天有素席,游方僧人可挂单,香客、游客随时可入伙。

巍山风味小吃也和巍山历史一样,悠久而漫长,底蕴深厚,令人回味无穷。风味小吃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它还是维系感情的纽带。出门在外的巍山人,不论你远行千里,不论你从事何种职业,对家乡的小吃总是情有独钟,一刻也不会忘怀。正是凭借丰厚的文化底蕴,2011年中国大理巍山首届小吃节上,巍山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以“中国名小吃之乡”称誉。

古城书院社学  

书院社学是巍山古城中一道靓丽的文化景观。初考,书院之名始于唐代。根据主办者的不同,分为官、私两类。私立书院最初其实是私人读书的书房,如唐贞观九年(635年)设在四川遂宁县的张九宗书院,就是最早的私人书院。官办书院最初是官方修书、校书或偶尔为皇帝讲经的场所。唐玄宗开元六年(718年)将藏书机构乾元院改名为丽正修书院,成为中国最早的官办书院,但它是皇家编、校、典藏图书的地方,类似于皇家图书馆,而不是教学机构。唐末至五代期间,战乱频繁,官学衰败,一些有识之士模仿佛教禅林的讲经制度,避居山林,创立书院,这些私人藏书、读书的书院逐渐演化为学者讲学教授、士子读书求师并进行学术研究的专门教育机构,具有了学校的性质。

宋代,书院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机构被正式确立并得到发展。著名的有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等。书院大多是自筹经费,建造校舍,有专人主持,以讲论经籍为主,采取以自学为主,共同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它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培养人的学问和德行,而不是为了应试获取功名。后历经元、明,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诏令书院改为学堂,书院之名遂废。历史上的明清时期,书院几乎遍及全国。明清统治者加强了对书院的控制,使书院由私学蜕变成了官学,并被纳入了科举系统。蒙化(今巍山)的明志书院、文昌书院、文华书院等也就是在那一时期应运而生。

明志书院原称崇正书院,俗称西寺。位于古城西北隅,蒙化通判胡光于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在原浮屠之地始建,取名崇正书院,是蒙化第一所书院。原建筑有杏坛、大殿、学文斋、修行斋,前有泮池,泮池前有一坊曰“科第”,殿后建屋五间曰“观文楼”,旁建厢房,后多毁。明嘉靖年间,蒙化府通判吴绍周扩建,于大殿后建武侯祠、致远堂、尊经阁、乡贤祠、书斋、八腊祠、拱辰馆,大门外凿池,共有屋56间,规模宏大。取诸葛武侯“淡泊明志”之意,改崇正书院为明志书院。明嘉靖年间大文学家李元阳曾撰写“明志书院”石刻碑立于院内。明志书院历经沧桑,原建筑大多毁损,现仅保留大门、中厅、大殿,厢房及漏阁数间,并有明未栽种的古榕树一株,已有四百多年历史。2005年被巍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文昌书院原名文昌宫,明蒙化卫指挥使杨浚建,初设启蒙义学。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由县城士绅增修大门、忠孝楼、建石牌坊曰“忠孝”。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教授卢镦建厢房、厨库、书室。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由蒙化直隶厅同知黄大鹤及士绅捐资维修,改名为文昌书院,并题书碑文“丙午秋闱,登贤书者甲于滇省”。清咸同年间毁于兵燹。光绪十二年(1886年)重建,称“学古书院”。民国四年(1915年)改设蒙化中学,为滇西重点中学之一。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中学迁至文庙,文昌书院改设小学。文昌宫建筑群由山门、牌坊、中殿、大殿、魁星阁、金甲殿、厢房三进两院组成。现存大殿最雄伟,前有月台,四周围大理石栏杆,台前正面有大理石雕龙御路,殿为单檐歇山顶,门窗雕刻细致生动。古建筑还保留中殿、大殿、金甲殿、魁星阁及部分厢房。1987年被巍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北社学位于月华街,又称育英社学,明崇祯年间由蒙化同知朱统燧及郡绅建造,有大门、过厅、大殿、两厢。光绪年间又建先师阁、社仓等,民国时期办小学,称庆云小学,新中国成立后仍办小学,称群力小学至今。1981年先师阁被整体拆迁至蒙阳公园,改称“奇嘉阁”。现保存的大门为单檐歇山顶一高两低牌楼式建筑,设九踩斗拱,次间为七踩斗拱,错落有致,大方美观。现保存大门、过厅及部分厢房。1987年被巍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南社学位于南街孙家巷,原称育德书院,原为明广西左江道兼提学道宣廷式及弟福建兴化府推官宣廷宾的住宅。明代建筑,由大门、二门、过厅、大厅、后阁、两厢及花园组成。后阁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除上层擎檐柱为圆柱外,其余皆用方柱,明间与次间宽度相近,外观匀称。明亡后,廷式偕弟廷宾到五印山落发为僧,住房办社学。清康熙年间,蒙化掌印同知张善化捐金改建,后掌印同知陈文成立义学于内,称南社学。古建筑基本保存完整。1987年被巍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民居  

古城中的传统民居是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最基本的元素。民居大多保留了明清建筑风貌,多为土木结构,青瓦坡顶,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建筑形式。日、月华两条街多为一间或两间铺面,后面是深邃的三进两院的“竹筒筒”,又称“一条槽”式的民居。这种建筑面宽很小,进深却很深,临街为铺面,后面为人居住。

巍山民居建筑最大的特点是传统规范与高度灵活建筑手法的综合体。除了上述的特点外,民居建筑很注重天井,也就是庭院的建筑,即使在“竹筒筒”建筑中,哪怕成了“一线天”,也同样做得非常精致。天井是建筑体与空间渗透的主要媒介,也是主人赏花、观鸟、休闲的生活场地。天井地面多用青砖铺砌,台阶多用条石砌成。早年间,井水是巍山古城最主要的饮用水源,水井的设计和布局就和庭院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水井为人工挖凿,毛石砌成,高出地面部分围上圆形和多边形的石井栏,有的人家还在井栏上雕刻字画作装饰。照壁把起围护功能的墙建成了精美的艺术品,成为庭院的精华。照壁前多配有花台鱼池,初春盛夏,百花盛开,满园生机,沁人心脾,这样的环境的确是养生长寿之处。

巍山民居的建筑手法与结构功能是完美的结合,每一个构件都有它特定的用途。马头墙为检修青瓦屋面提供了固定脚手架,更重要的是作为隔火墙使用,起到消防的作用。山墙腰厦可避免土墙淋雨,青砖壁子则可保护墙体,提高抗撞击的强度。楂头和照面坊的雕刻,美观大方又不影响结构,石柱础既有装饰作用,又避免了檐柱受潮而腐朽。在建筑中综合使用彩绘、书法、雕刻等艺术,反映出巍山民居建筑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

城内保存较完整的院落还有180多座,有的已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保存完好的民居很多,如: 

徐家大院。徐家大院位于巍山古城北门外,建于清末民国初,占地面积1293.9平方米。徐家大院建筑规模宏大,风格独特,主院落系古朴典雅的进院式四合五天井格局。大院由南北两个院落组成,中有圆门相通,其布局错落有致,曲折幽深,步移景殊。院内照壁翼角飞展,主房梁头、花梁、杈方、厦仓雕刻精湛;南、北厢房梁头雕有龙凤,雕刻简单大方。整个院落布局精巧,环境优美,较好地保存了清代民居风格。房主徐氏家族,先辈徐咸泰、徐之琛等人为巍山民主革命先驱,曾加入同盟会,参与辛亥革命、护国、护法运动和北伐战争。后人徐克家为我县最早共产党员之一,曾参加广州起义,后任广东潮南特委委员、常委兼秘书长,1928年牺牲于汕头,其姐徐克峻为巍山第一个女共产党员,云南妇女运动的领导者之一。 

苏家大院。苏家大院位于巍山古城报国街7号,占地面积2037.1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130平方米。原为蒙化城苏家宅院,建筑样式融民族历史文化与古城民居为一体,一进两院、三房一照壁。院落交错有致,宽敞明亮,门窗典雅华贵,花鸟虫鱼呼之欲出,风景人物栩栩如生。院内梅兰竹菊斗艳争妍,真草隶篆尽显神韵,给人一种古朴舒适,宁静优雅的感觉。    

梁大小姐宅院。 梁大小姐宅院位于巍山县南诏镇人文巷,建于民国时期,占地面积996平方米,建筑面积550平方米,为当时巍山四大家族之一梁美声的大女儿的宅院。宅座东向西,大门开于北,一进两院,基本格局为三方一照壁,富于变化。由照壁、主房及两耳、南北厢房及跨院组成。照壁为一字形,两边开门洞。主房和厢房举架较高,前廊为卷棚顶,厢房两边各有一个小花园,曲径通幽。花枋、吊柱等木构部分雕刻精美。整个宅院布局简洁敞亮,主体建筑尊崇传统做法,大门及照壁一反传统,采用了三角形等几何图案,明显受到了当时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体现了当时的建筑潮流,是巍山民国时期民居建筑的代表。2006年11月,梁大小姐宅院被巍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刘家宅院。宅院位于南街8号,始建于民国年初,为三方一照壁与四合五天井有机组合形成的六合同春民居建筑。该宅院前临南街,有铺面五间,后有照壁作为隔断,其布局严谨,幽深曲折,极富层次感,是当时商铺与住宅较好结合的民居建筑代表。房主刘增,字介眉,清代宣统元年(1909年)就读云南陆军讲武堂,与朱德同班,后参加云南重九起义及护国运动,曾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2005年11月,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施家大院。宅院位于拱辰楼东侧,建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占地面积为650平方米,为三方一照壁式建筑,布局合理,结构紧凑,雕件甚多,做工十分精致。主房坐南朝北,东、北两方为厢房,西边为照壁,四角各有一个小天井,北边厢房临街,一楼为铺面,同时铺面也作为进出的通道。三方房屋楼上相连相通,主房和东厢房均有走栏;照壁及墙上仍存当地名人和主人施云章字画多幅。施家宅院为我县民国时期民居建筑代表之一。2005年11月,巍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柯家大院。宅院位于巍山古城东街64号,始建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间。宅院呈座北向南,占地面积835.44平方米,由两个三方一照壁的院落和一个后花园组成。临街铺房为双面披厦,临街面为小厦,正面为落地厦,面阔三间。铺房西有一字照壁,大门向西。照壁和大门之间有石块铺砌的通道连通第一进院落和古城的主街道。铺房、厅房、耳房和照壁组成第一进院落。西耳房进深很小,单面坡水,是吊脚楼。吊柱和插头枋都有精美的雕作。厅房硬山披厦,两面均为落地厦。正面厦下有拱轩,曲梁覆博风砖。轩下有精美的雕作,装饰美和结构美相得益彰。背面厦檐下为镶板木天花板。照壁居东,前面有青砖砌筑的花台和鱼池。主房、北耳房和厅房组成第二进院落,布局同第一进,但装修更为简洁。子柯德周是书法名家,悬挂在巍宝山长春洞大殿前檐下的“凌云望阙”大匾,就是柯德周所书。2005年11月,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民俗风情   

游巍山明清古城,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会使你流连忘返古城内古风尚存,民族风情多姿多彩。

从春节送灶、办年货、敬门神、贴春联、放爆竹、吃年夜饭、守岁、祭祖、耍龙舞狮、高台社火;清明节扫墓、踏青、插柳、植树的习俗;端午节包粽子、捂芽豆、门口挂菖蒲、用五色丝线系臂、古街上还出售用丝线和棉帛制成的小马、小羊等各种香囊。农历六月二十五是巍山传统的火把节,它源于彝族人对火的崇拜而形成的祭火神仪式,后来增加了祭田神祈求丰收及各种以避恶、灭虫为主题的习俗。而古城是火把节活动的中心,这一天,古城内家家户户忙着杀鸡宰羊,蒸粑粑,备办美食佳肴。人们早早地就用各色彩旗,火把梨、花红一类果子,松明,天门冬藤子,精心打扮一棵5-7米高的松树。上插一个状如升斗,上书“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一类吉利语的火把头,民间俗称“扎火把”。过去,巍山养马人甚多,当天下午人们将马牵出,争先恐后,跃马扬鞭,从文献楼冲到南门外,人欢马跃,叫做“压马趟”,这一活动是火把节夜晚活动的前奏。夜幕降临,人们从四面八方拥入城内古街上“逛火把”。只见火把齐燃,爆竹喧天,火树银花,一片沸腾。火把头上的“金弹子”如火龙吐珠;“地老鼠”似火龙飞舞。青少年儿童则多用麻杆扎成小火把点燃,用香面为主做燃料,把香面一把一把抛撒向小火把,团团火光追逐着围观的人群。据说这一天被香面撒过的人可以百病消除,清吉平安。七月十五中元节,民间又叫“鬼节”,还有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等民俗在古街上年复一年持续。古街上拱辰楼广场、蒙阳广场、文献广场上天天表演的彝族打歌,笛子声悠扬,优美的舞姿,还有那撩人心弦的打歌调,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提示你这里就是“中国彝族打歌之乡”。 彝族打歌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据出土文物考证,早在部落时期,就有今天彝族的先民类似于打歌的活动。后来,西晋、唐、元时期都有打歌的文字记载。清《康熙蒙化府志》载:“宴会则踏歌”。《蒙化志稿》载:“婚丧宴客,恒以笙杂男女,踏歌时悬一足,作商羊舞,其舞以一人居中吹笙,以二人凑箫(笛)合之,男女百余,围绕唱土曲,其腔拍节皆视芦笙为起止。”

巍山彝族打歌,由于历史渊源、生活地域的异同,而各有千秋,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韵。东山彝族打歌,节奏悠缓,古朴庄重、含蓄抒情,保持了南诏王室宫廷舞的遗风;西山青云打歌,节奏明快多变,动作粗犷奔放,情绪激昂,犹如置身于人喊马嘶的战场;五印乡一带的打歌,曲调优美动听,舞姿矫健洒脱,气氛热烈而又和谐,这是交响乐中的华采乐章。舞蹈动作中,轻快潇洒的“三步一颠”,热情奔放的“六步翻花”,粗犷有力的“半翻半转”,矫健激烈的“三翻三转”,配合着腰、肩、手自然摆动,形成了“斑鸠喝水”、“喜鹊登枝”、“金凤亮翅”、“孔雀开屏”等各种优美的姿态,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巍山流传着许多关于打歌的优美动人的传说,有抵御外族人入侵的传说,如“达子山的传说”就讲述古时彝族人和外族人交战,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聪明的彝族人夜间在达子山顶燃起大火,围成圆圈,不停地吼歌起舞。敌方不明就里,以为对方还兵强马壮,遂撤兵罢战。还有南诏时皮逻阁指挥打仗胜利后,摆酒庆功,用歌、舞、乐这种形式鼓舞斗志。细奴逻当年生活过的前新村的彝族老人则在祭祀大典的广场说: “我们的老祖宗是打歌人出身,每年他过生日的时候,我们就用打歌来纪念他。”这又是打歌来自祭祀大典的传说。如果你有兴趣在打歌现场认真揣摩,觉得是有那么一点点痕迹,可又难以完完全全对上号。实在是“彝家户户有火塘,彝山处处是歌场。”在巍山,无论是山顶丫口、田间平地、农家场院或是庙宇殿堂,每一座彝家山寨都有打歌场。“生活离不开水火,彝家离不开打歌”,巍山彝族人民和打歌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芦笙一响,脚板就痒;笛子一吹,山歌就飞。”除庙会打歌外,每一场打歌都有东道主。东道主事前就登门拜请歌头,其实就是当地有名望的民间歌手,打歌前在歌场中架起一堆篝火,备下米酒。傍晚举行拜天地、献芦笙、敬酒点火仪式。歌头吹响芦笙领头起舞,人们在芦笙、笛子的引导下围成圆圈,边唱边跳,往往通宵达旦。千百年来,彝族人民就是用打歌这种形式,倾吐自己的喜怒哀乐,寄托自己的向往与追求。正是源于民族民间巨大的生命力,打歌才历尽人间沧桑,经久不衰。在巍宝山清代彝族踏歌壁画前驻足观赏,你就看到了壁画上打歌的人全部生动鲜活起来了,20世纪 50年代,巍山彝族打歌在首都北京展示风采;80年代,巍山彝族打歌飘洋过海到国外。2006年10月,巍山青云打歌队又赴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演出。2008年6月,国务院公布巍山“彝族打歌”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月,应中央电视台邀请,巍山民间艺人再赴北京,在央视《民歌·中国》栏目录制了为期一周的巍山民族歌舞乐节目。近年来的省、州“新农村文艺汇演”,巍山打歌节目“火红的山寨阿克哩”连连捧金,代表云南省参加了中国第九届艺术节,荣获“群星奖”。央视的“欢乐中国行”中有巍山打歌的风采。逢喜庆节日,自治县的彝、回、汉、白、苗各民族兄弟手拉手,肩并肩,情不自禁地一起打歌,唱响一曲曲民族团结、民族繁荣之歌。随着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工作的推进,彝家传统的迎宾、敬酒、祭刀以及歌、舞、乐合一的打歌,犹如彝山香甜的米酒,曾一次又一次使中外游客沉醉和迷恋,打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在拱辰楼上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南诏古乐”,你会产生出“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的真切感受。这里,国家、省、州、县8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与传承。就连清早古街上一声声“卖豆花”的吆喝也格外清脆、悠长,使人心不由得一颤,恍然又见到了鲁迅先生笔下的“豆腐西施”。

巍山明清古城汇集了古楼、古坊、古民居、文庙、书院、社学、名优特产、风土人情,数百年来,一直传承着、使用着、发展着,是一座活着的古城。走上青石板路面的古街,街道两旁的古民居,古色古香的庭院,感受巍山明清古城丰厚的文化底蕴,令人不禁陷入无限的沉思和深深地感动之中。拥有六百多年历史的明清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灵魂。

巍山人已深切意识到,明清古城是人类文明的宝贵结晶,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随着《云南巍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公布实施,名城保护意识已深入人心。通过数年来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如今的巍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现代化建设与古城风貌相协调,新区建设与古城保护相协调。在巍山,人人都有名城意识,个个都是旅游形象。(信息最新确认时间:2022年8月31日)

责任编辑:巍山县文化和旅游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