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巍山 / 旅游景区

【旅游景区】巍宝山

  •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25日
  • 来源:巍山县文化和旅游局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巍宝山概况  

巍宝山,距巍山古城南面十公里处,最高海拔2509米。景区总面积19.4平方公里,主景区6平方公里,22座宫观,星罗棋布、遍布全山。巍宝山历史悠久,古建荟萃,环境幽雅,自然和谐,是国家风景名胜区、中国道教名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南诏发祥地。198712月,山中古建筑群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65月,巍宝山长春洞被国务院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初少数民族建立的南诏国开国君主细奴逻,传说在巍宝山经太上老君点化后传位十三代,统治时间长达253年,统治疆域已超过今天云南省的区域,巍宝山因其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于世。细奴逻的故事在古老的南诏文物《南诏图传》中早有记载。如今在青霞观后,太上老君打坐的巨石仍存,在山中也能觅到细奴逻当年生活、耕牧的遗迹。山中始建于唐开元二年(714年)的南诏土主庙,是细奴逻孙子盛罗皮经唐王恩准所建,彝族土主崇拜从此开始。

走进巍宝山如同走进了古老艺术的殿堂。现存20余座明清时期的道教宫观,依山就势、布局严谨,雄伟、庄严又不失灵秀,展现出不凡的风姿。这些全真道士们做功的修练场所,今天仍吸引着不少海内外游客慕名前来做法事。中国道教协会的权威人士曾专程考察巍宝山,先后留下“巍宝仙踪”、“巍宝仙境”的墨迹。在文昌宫的文龙亭,保存着珍贵的清代乾隆年间的彝族踏歌壁画,是研究彝族歌舞、服饰、社会风情的珍贵文物。长春洞大殿上数十幅群仙会宴图、三皇图、九龙图等,颜色鲜艳,画笔流畅,还有镂空雕龙图、八仙过海雕刻等都是艺术珍品,是研究宗教、民族文化的宝贵资料。

巍宝山还是一座民俗风情园。承袭千年的巍宝山传统山会从每年农历二月初一至二月十五,历时半月,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其间,还举行传统歌会,四乡八寨的彝族男女老少着盛装,汇集在前山、后山打歌唱调欢度节日。经常演奏洞经古乐的长春洞、文昌宫等道观,更会让人大开眼界,听着优美动听、庄重典雅的古乐,自然会产生“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感受。

置身于巍宝山,游人就进入了自然植物宝库和动物乐园。山中的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带给人们满目翠绿。林海中分布着有上千年历史的古柏树群、高山栲群,从一棵棵古树的身上,人们感受到的是岁月的沧桑。“树王”华山松,高45米,粗壮得须三人合抱,天然成景。一株明代的古山茶,高18.8米,每年花开万朵,红似胭脂,堪称世界茶花之冠。稀有树种 “云头柏”,以其独特的树形,吸引着中外游客。林间还分布着兰花、玉兰、杜鹃、山茶、蝴蝶戏珍珠等各种名贵花木。在山中还生活着狐狸、九节狸、麂子、飞鼠、花面狸和白鹇鸡、金丝画眉、绿鸠等稀禽珍兽。美丽的巍宝山,天然地形成了“天门锁胜、拱城远眺、美女瞻云、龙池烟柳、山茶流红、鹤楼古梅、朝阳育鹤、古洞藏春”八大胜景,自古享有“巍宝天下幽”的赞誉。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巍宝山的交通、娱乐、通讯设施正逐步配套,接待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已先后接待了一批批来自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日本、泰国、越南、新加坡、印尼等各国的客人,来自国内的游人更是络绎不绝。

山门景区  

1985年县城至巍宝山山门公路通车后,为配套完善巍宝山景区的服务功能, 1991年,在巍宝山西面腹地山腰中新建了巍宝山山门景区。交通虽然方便了,但也给游客带来了遗憾,错过了山脚和山腰的几个景点。山脚的准提阁,俗称头天门,意思是过了头天门后巍宝山中的胜景就向人们打开了,前人称“天门锁胜”即指此景。主奉的是“准提道人”。这是一位神通十分了得的道人,据说,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就是其徒弟之一。半山腰的甘露亭,为清代建筑,供奉主神观音。当你站在甘露亭前的望城坡上回首眺望,北面巍山古城一览无余,百里平川尽收眼底;东与圆觉古刹遥遥相对;西望瓜江往南蜿蜒流去。此时阵阵山风吹来,顿觉一身凉爽,使人心旷神怡,古人“拱城远眺”的景致就指这里。离甘露亭不远就是报恩殿俗称白沙井,因井水甘甜而得名。供奉的主神是真武大帝。真武,又称玄武、真武帝君、荡魔天尊。中国古代的星象学家把天上的恒星分为二十八群,称为二十八宿。后来又把二十八宿分为四组,分别以四灵来命名,即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后来道教又加以附会,使其人格化,成为道教的大神。道经描述说,黄帝时,玄武托胎于净乐国善胜皇后,产母左肋,长而勇猛,不统王位,得玉清圣祖传授无极上道,命其赴太和山出家修炼,久而得道飞升,玉帝册封为玄武。太和山因此改名为武当山,意思是“非玄武不足以当之。”宋真宗时,为避尊祖赵玄朗的讳,改玄武为真武。宋天禧中诏封“真武灵位真君”,元朝时加封为“元圣仁威玄天大帝”,成为执掌北方天界的北方之神。明朝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取王位,据说整个行动中真武曾屡次显灵相助。朱棣称帝后,特加封真武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并大规模修建武当山的宫观殿宇,真武信仰得到大规模的普及。巍宝山中供奉真武大帝的报恩殿就建于明代,真武神像披发、黑衣、手中仗剑、脚踏龟蛇,旁边塑有金童玉女。报恩殿建筑已毁,现在的建筑为五里坡林场巍宝山林区管理站。报恩殿旁的山势坐落因形似一美女仰天观云,古人取名“美女瞻云”而令人着迷。

山门景区主要由山门、映月亭(池)、停车场、导游图、牌坊、土特产商铺、游客接待中心等组成。山门高13米,宽12米,以一高两低三跨牌坊式再现唐代建筑风格,以八卦平面布局寓道教宗义,融古今建筑宗教园林艺术于一体。木制斗拱,琉璃瓦顶,以8棵大柱支撑,使山门扼要冲愈显庄严挺拔,游人凭临四顾,峰云拥翠,六合八方之妙尽在其间。山门外,一对高大雄伟的石狮子凝视着远方,欢迎八方游客的到来。大门正中央南北两面分别悬挂历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黎遇航、闵智亭书写的“巍宝仙踪”、“中国道教名山——巍宝山”匾额,其他还有省、州、县书法家的匾联。秀丽的“映月亭”由两排长廊花架连接,亭的前部分伸进“映月池”中。“亭”、“池”皆倚山势而建,体现道教道法自然的法则。池中游鱼可数,活得逍遥自在。山门景区面对西山,坡势较陡,直达阳瓜江边,生长着清一色的云南松。起风时,坡助风势,但听一片哗哗的松涛声,由远而近,犹如千军万马驰骋疆场;如微风徐来,则疲劳顿消。沿着青石铺成的山道拾级而上,山涧流水至上而下缓缓流淌,阵阵山风透过树林发出“沙沙”的响声,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这就是“万顷松涛”匾所含的意境。虽未见“道骨”,却已让人感受到了几许“仙风”。第二座“青霞在望”牌坊,与山门上“巍宝仙踪”相呼应,提示游人前面有成仙出王的地方,耐人寻味。导游图背景为巍山家喻户晓的老君点化细奴逻的故事,用简练的文字介绍了巍宝山历史、宗教、艺术特色,描绘了山中道观布局及走向。山门悬挂的一副对联:“观此山,无峰不奇,无泉不冽,无寺不古,无树不翠,堪称清虚妙境;过斯境,有洞皆春,有鹤皆鸣,有霞皆青,有龙皆灵,确乃道教名山。”描述得恰如其分。

南诏土主庙  

土主是彝族祖先崇拜的产物,为本民族或家族的保护神。彝族把真正能代表本民族气质和精神的、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深受公认的历史人物尊为“土主”,把他神化并崇仰膜拜。

巍宝山是南诏国的发祥地。早年,第一代蒙舍诏主细奴逻一家就生活在巍宝山麓的前新村,至今村内还保存有细奴逻生活的遗址,村内老人还讲得出有关细奴逻轶闻趣事传说。从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细奴逻为蒙舍诏主起,南诏国传位十三代,历时253年。其间,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第四代王皮罗阁从蒙舍川迁都太和城,南诏在巍山历经四代,共92年。唐开元二年(714年),第三代王盛罗皮经唐朝钦准,在巍宝山为其祖父细奴逻建盖了第一座土主庙,以后,历代南诏王都被当地彝族群众奉为土主,一直到今天,巍山境内还保存有近十几座土主庙。相传,农历正月十六日是细奴逻的生日,至今,当地彝族还保留了到庙内祭祀的习俗。

南诏土主庙初建于唐,以后明、清各朝一直到现代经多次维修。2001年以来,为有利于南诏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新建了山门,在原址后扩建一院为唐建筑风格的大殿、偏殿、厢房。大殿立细奴逻像,偏殿分别祭细奴逻父母和其妻白族三公主,两厢祭十二代王和凤伽异,所立神像皆为青铜神像。大殿绘有“南诏疆域图”。院内大型浮雕《南诏图传》又称《南诏中兴二年画卷》,是南诏时期的古老文物。土主庙内有两块石碑,分别用汉、彝两种文字镌刻有王天玺为祭祖题写的祭文和伍精华题写的彝族古词。1999年南诏发祥地被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327日(农历二月初九),在巍山召开了“滇川黔桂四省(区)彝文古籍第十二次协作会”,会议确定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为中华彝胞共同祭祀南诏大土主的主祭日。从此,巍宝山南诏土主庙成为全国彝胞寻根祭祖的圣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句话仿佛就是讲巍宝山的。巍宝山之所以闻名于世,还是和成仙得道的人士有关,所以,巍宝山自古以来因道而名,因仙才灵。千百年来,这里一直是中国本土宗教——道教文化的展示和传播之地,被道家看作修道养生的风水宝地。走进山中,巍宝山犹如一部道教文化厚重,道家思想深邃的道教经典,向世人展示出它独特的魅力。清代中期,是巍宝山历史上最为鼎盛的时期,山中修炼的道人已有上百人之多。游道两旁保留有不同时期的道士墓,从山中几处成规模的道士墓地一一考证,巍宝山道教主要是全真道的天仙派和龙门派。天仙派由吕洞宾创立,从清初到民国年间,天仙派在巍宝山传了13代。龙门派的创始人为金、元时的著名道士邱处机。元世祖敕封他为演道主教真人,元武宗封他为全道神化明应真君。从清代到民国,龙门派在巍宝山传了21代。天仙派和龙门派传承道教的过程中,龙门派发展迅速,势力强大,天仙派逐渐衰落。

文昌宫  

文昌宫又称龙潭殿,最早是当地群众祭龙的场所。现存建筑为清初所建,后历代复修。山门为一高两矮的牌楼,耸立于高台之上,显得气势雄伟。二殿祀关圣帝君。三国时的关羽,从第一个给其封号的道君皇帝宋徽宗后,先后有十五个皇帝为其加封授匾,所以,他在道教中“关圣帝君”的身份应该是从历代皇帝褒封而来。关圣既是神通广大的伏魔大帝,又是忠义的人格化偶像,因此关圣的庙宇遍布城乡。文昌宫关圣殿的塑像造型为秉烛夜读《春秋》,这在全国是不多见的,大约是“文教昌明” 的昭示。大殿祀文昌帝君。文昌之名由来甚古,本指天上文昌六星,汉代则专指其中第四星司命星为文昌,初是司人年命,主掌生死的。晋代,蜀地梓潼县有一种地方信仰,称为“善板祠”,所奉神为张恶子。宋代以预卜科举功名甚灵验,多为读书人所信仰。至元仁宗延祜三年(1316年),梓潼神被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把两个来源各异的神搞到了一处。文昌六星中,第四为司命,第六为司禄,梓潼神又多灵应于科举成名,成为专司升降禄籍的神也有理由了。有趣的是,在文昌帝君左右,又发明出两位侍从的童子来,一个叫天聋,一个叫地哑。文昌既司人命、贵贱、禄籍,就不可随意地泄露天机,所以他的侍从知者不能言,言者不能知,欲问前程,只能找文昌帝君本人。有这样两个侍从就可保密,又大权独揽。

大殿前有池潭,称为“龙潭”。池中建有“文龙亭”,这是一座六角形亭阁,两旁有拱桥相连,池阁镶有雕花础石栏杆。池旁杨柳依依,池水清澈如镜,亭影摇曳多姿,环境清幽,每逢月明之夜,月光洒在水池之中,清丽无比,被古人称为“龙池秋月”景致。亭子南、北两面石墩上绘制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四幅人物画,其一是早已闻名海内外的“松下踏歌图”,这是一幅极其珍贵的壁画,是研究彝族风情、歌舞、服饰及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是西南诸省至今最早发现的罕见的古代踏歌壁画。这幅踏歌图,长约120厘米,宽约100厘米。画面反映的是在群山峻岭中,一块宽阔的平地上,39人围成圆圈状,在一棵古老的苍松下正在欢歌起舞,图中心有三个歌头,一人吹笛子,二人吹芦笙,边吹边舞,大步跳跃,其余男女老少随着歌头吹奏的笛子、芦笙节拍踏歌起舞,舞姿优美,各具神态。踏歌的人群中,男的多数头戴斗笠,身穿无领对襟衣裳,罩长袍,脚着长靴或云头鞋,也有少数人头戴瓜皮小帽,身穿长袍,腰系宽大腰带,脚着长靴或云头鞋。画面上,踏歌妇女中的中年妇女,头上盘缠着黑色或蓝色的包头布,上身穿套袖衣和无领领褂,腰系麻布围裙,下身穿宽裤脚的裤子。少女则头戴鸡冠小帽,留一长辫,上身穿套袖衣和无领领褂,下身穿宽裤脚的裤子,腰系绣花边的围裙。至今当地彝族妇女的服饰也还保留着画面上的式样。这幅绘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彝族踏歌壁画,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当地的社会生活和民族风情,是我们今天从事研究彝族歌舞、服饰、社会生活的珍贵文物。壁画的摹本,曾于1983年代表云南省少数民族壁画在北京参加展出,获很高评价,轰动国内外。二是“水漫金山”,讲述中国神话传说《白蛇传》中家喻户晓的一段故事。其三是“西湖泛舟图”,讲述北宋苏轼、苏辙两兄弟与好友高僧佛印等泛舟杭州西湖,听船娘唱小曲,一时慨然,感叹人生苦短,韶华不再的故事。其四是“求渡图”,几位身份各异的人被困于山崖,面对无边无际的苦海急盼渡神解救。

在游览途中总是有挽着发髻,别着发簪的青衣道士与人们擦肩而过。他们多数是外地人,云游四方后来到了这里,被巍宝山的灵气吸引,停下了脚步。每天,道士们会在自己所修炼的道观中诵经奏乐,口诵心悟。心无旁鹜,心静如水的精神世界俨然写在他们异常平和的脸上。道士们不仅以定修身,更兼济众生,他们接待信教群众,为他们解答疑问,或者为他们做法事。

灵官殿  

灵官殿又名主君阁,始建于清初,清光绪年间道姑赵复珍募修,后进行过多次修复。正殿原祀青铜铸造的王灵官像,重两百多斤,后损毁,现塑像为泥塑。道教中的灵官是护法之神,有九地灵官、十天灵官、水府灵官等名号。灵官殿供奉的是民间广为信仰的王灵官,是百姓心中惩恶扬善的神。正殿一侧厢房内塑雷部众神像。民间对雷神的崇拜早已有之,春秋战国以来,人们给雷公又加上了许多社会职能,认为能代天执行刑法,击杀有罪之人,主持人间正义。随着道教对民间的雷神信仰加以改造利用,雷神的社会职能才日益复杂化,并塑造了主管雷部诸神的大神号“九天应元雷声普元天尊”。

灵官殿内的古山茶为桂叶银红,已有近四百年的种植历史。树干高大笔直,树高18.8米,为世界茶花之冠。花开时,花大如碗,红似胭脂,光照殿宇,被古人列为“山茶流红”一景。

灵官殿旁的太子殿,供奉释迦太子,人们讲究优生优育,因太子掌管人间生育,故香火甚旺。

玉皇阁  

玉皇阁始建年代待考,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重建。阁依山而建,层层而上,每层以石阶相通,共42级,由四圣殿、三师殿、三官殿、吕祖殿、通明天宫、弥罗上宫(圣父圣母殿)组成,是巍宝山中规模最大的殿宇。正殿通明天宫供奉玉皇大帝神像。说到玉皇大帝,民间莫不将他看成天上的“皇帝”,万神世界的最高统治者,实际上,在道教神谱中,玉皇的地位低于三清,是三清下玉皇、紫微、勾陈,后土四御帝之一,玉皇是宋朝皇帝宋真宗创造出来的。宋真宗本是一个狂热的道教信徒,但他却务实,他在给李耳加封的同时也在盘算,俺家不姓李,让李家人担当道家神主,岂不自灭赵官家的威风﹖宋真宗招来几个谋臣冥思苦想,精心策划后,老子李耳退居二线,道教换上一位大名“赵玄郎”的新宗主,尊号“玉皇大帝”。也是古代道家众说纷纭的造神体系和神仙图谱以及中国漫长的上古史年谱,使人们读得发昏。皇帝可以不认真,但民众却不能不认真。如果被说得晕头转向,他们怎么确定该将香烛奉献给哪位神灵﹖民众觉得,天无二日是常识,人间的皇帝从来只有一个,佛家的佛祖从来只有一个,就连异邦的基督教,上帝也只有一个,而道家的大神也实在太多了,多得使人记都记不清,叫人如何选择﹖后来依靠民间智慧公决认为,中国的神界,应该只有一个坐龙庭的主,而玉皇大帝或玉皇上帝这个名头,最响亮明晰,所以敬他也最可靠。生活中,人们就记住了玉皇,而忽略了三清。通明天宫大殿屋顶,有10幅绘于清代的彩色壁画,9幅绘的是形态各异的“九龙图”。余下另一幅运用黑白两种颜色,以宽线条和细线条交错绘画,是一个既不同于八卦图,也不是太极图,但却相似的图案符号,这就是“水火匡廓图”。它源于后汉魏伯阳所著的《周易参同契》,是道士们修炼长生不老仙丹的药方示意图,后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太极图。唐代青城山的道教天师派彭晓把“水火匡廓图”释为“明镜图”,说明巍宝山与青城山在道教文化上有密切的渊源。

玉皇阁过厅中供奉有《封神演义》中闻太师身边的魔家四将,民间称四圣。这魔家四将,魔头老大的“青云剑”挥起来黑风弥漫,黑风掩护着一片高温烈焰,人被火苗扫到,瞬时汽化。老二有一把“混元伞”,撑开则日月无光,转一转则乾坤晃动,大概伞内装着压缩型核反应堆。老三有一根怪枪一只怪琵琶,拨动琴弦风生火起,可能发射的是次声波或者微波。老四这个魔头小弟有点纨绔习气,爱使用生物武器,给自己弄一只会飞的“花狐貂”。一度,姜子牙部抵挡不住四兄弟,被打得丢盔弃甲,根据地也被围告急。

三官殿中供奉的三官神是道教中地位较高的神,在民间影响很大。三官信仰源于古代宗教中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早在道教初创时期就奉天、地、水三官为主宰人间祸福的大神。上元天官,总主上官诸天帝王,上圣高真,万像星君;中元地官,总主五岳诸神,山川土地之神;下元水官,总主九江四渎,三河五海十二溪神君。后来三官又分别封为天官赐福紫微星君,地官赦罪青灵帝君,水官解厄旸谷帝君。

三师殿中供奉着张道陵、葛玄、萨守坚三位天师。张道陵,东汉沛国(今江苏丰县)人。东汉正一盟威道创立者。永和六年,张道陵作道书二十四篇,称“太清玄元”,创立道派。后弃官隐居于北邙山,屡召不就。出游于龙虎山,并修炼成道。入蜀后,以符水禁咒之法为人治病,建二十四治,立祭酒以领导道民,被道教徒尊为“天师”,遂有“张天师”之称。由张道陵创立的道派,被教外人士称为“五斗米道”,又称米道或鬼道、天师道。葛玄,字孝先,三国方士,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葛玄仰慕长生不死之术,循迹灵岳,入天台赤城,师从左慈,被授予金丹大法。后游阁皂山,在卧云庵修炼。葛玄能用符,有奇术,当时就有人称为“葛仙公”。他是道教灵宝派的祖师。后来灵宝派以阁皂山为宗坛,所传符箓为道家三山符箓(另两山为龙虎山、茅山)之一。葛玄则被道教尊为天师,视为经常随侍在玉皇大帝座前的四大天师之一。萨守坚,南华(今山东菏泽县)人,一说山西西河(今山西汾阳县)人。自称汾阳萨客,世称萨天师、萨真人。生于宋元符三年,师事第三十一代天师张时修,授以秘要,由是道法大显。得道后游闽中,一日端坐而羽化。精于五雷正法。近代犹有尊他为祖的西河派或萨祖派的道派流传。

走遍全国,供奉玉皇大帝的殿宇很多,但只有巍宝山玉皇阁有后宫。后宫又叫弥罗上宫,因供奉玉皇的父母,民间也叫圣父圣母殿。这一方面是祖先崇拜的产物,另外也说明神仙也是人修成,也要孝敬老人。

许多道士结合修炼还培养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我们一会要见到的玉皇阁中来自牡丹花城洛阳的刘圆荣道长就钟情于画画,笔下的牡丹栩栩如生,画中的牡丹或淡雅或富贵,让人赏心悦目。长春洞的逍遥道长,善长于太极拳,一招一式,颇见功力,很多外地游客,常驻足洞中,潜心讨招。有时,逍遥道长吹奏起洞萧曲《汉宫秋月》,闻之如泣如诉,凄凉悠长,原来出家人也是有着世俗之人的情感的。已羽化的原青霞宫中的江永德道长静修中国传统医道,在民间极有影响,许多外地人慕名前来宫中求医,其医术在台湾都很有影响。其研制的“青霞散”、“道家养生茶”,“胃泰康”等中药疗效显著,广为患者接受。

道教崇尚自然,其宫观多建于深山幽谷,藏于繁枝茂叶之间,往往不经意间,曲径通幽处,一座宫观就显露在你面前。青霞宫所在就是三面环山,两边峰岭拱起,四周茂林相拥,宛如一把交椅。当年全真道士沈妙章在武当山看到总有青霞紫气从西南群山峻岭中冉冉升起,遂一路追寻至此后辟基建宫,所以,人们从山门两则的所书的“青霞”、“紫气”中,经常感受到一阵阵仙气和王者之气。身处此地,望着苍松萃柏,古木参天,心情会变得格外的宁静、平和,身心与大自然已融为一体了。没有必要去刻意地追求和感悟,人们就感受到了那种沁人心脾的灵气。行走在山道间,穿梭于各个道观中,道家的“上善若水”、“道法自然”、“海纳百川”等思想犹如涓涓细流,在不知不觉间流入了人们的心扉,这,应该是巍宝山最耐读的段落和篇章。

青霞宫

青霞宫又叫老君殿,是巍宝山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殿宇。初为湖北武当山全真道人沈妙章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建盖,清嘉庆、光绪年间复修,20世纪80年代后进行过多次维修。殿内供奉太上老君、准提道人和老君的十大弟子。老君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子。生在周朝,学识渊博,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以“道”为天地万物的本源和本体,论述了一阴一阳为道的哲学思想及无为而治的社会政治学说和清心寡欲的个人修养理论,建立起一整套恢弘而深遂的宇宙人生观。后世道教就以老子的“道”为最高信仰,奉老子为道教教主,尊为“太上老君。”说来,早年李渊父子即将扫平敌对势力,创建大唐盛世的时候,一个名叫吉善的人跑来求见李渊,说他有一个奇遇,曾碰见一位骑着红鬃白马的伟岸老者。老者对吉善说,你带话给唐家天子,就说我老人家是他的祖宗,战乱今年就会结束,往后他的子孙可享国千年。李渊本认为和尚道士只是平白消耗社会资源,扰乱思想和治安。这时,他采用了实用主义,当即就地起庙,祭奠起了那位主动认亲的神圣先祖。

青霞宫为四进三院式格局,规模宏大,建筑艺术精湛。宫门两侧醒目的白底黑字“青霞、紫气”,显得飘逸而神秘。它和巍宝山山门上“巍宝仙踪”相呼应,说明这里就是成仙出王的地方。厢房内,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蒙化贡生姚凤仪“重修巍山青霞观碑记”中记载了太上老君在此点化南诏第一代王细奴逻,后传位十三代的故事。殿内存有“片石含青”的古匾,既集太上老君点化细奴逻的故事,又指殿宇四周郁然生秀、林木青翠的景色,堪称佳匾。殿后,老君打坐石、老君撑腰石仍存。可以说,走遍中国,供奉老君的殿宇很多,只有巍宝山的最为独特。原云南诗词学会会长张文勋教授游青霞观后赋诗:“巍山道观白云中,紫气东来映长空;虎距南滇夸上国,龙盘西洱傲苍穹。神灵点化传佳话,霸业功成振雄风;六诏山河归一统,汉唐月色古今同。”说明了细奴逻耕牧巍宝山和南诏发祥的历史。

追求、向往长生久视,是道家宣扬的主要思想,无形中形成了道家对养生学的研究和追求,道家传播的养生法术,也成为了中国古代养生学的重要渊源。道家认为,养生之道在于“清净无为”,做到清心、寡欲、宁神、安形、固精、静气、养生。这种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按“道法自然”的理念,按照经济、社会、人类发展的规律办事,把人的身心融入到宇宙万物和四季交替的规律之中,找到身与心、人与自然和谐运动的最佳结合点。在“顺其自然”中求得健康长寿。从道教的管理来看,明代和清代巍山曾设道纪司,专门对巍宝山的道教进行管理。民国年间,道纪司改为道教协会,直属县政府领导,在巍宝山设有一位总住持,负责管理道观和道人。那个时候,巍宝山每座道观都有自己的常住田,用来维持平时道观的维修和道人的生活。民国年间,常住田租谷已有一百多石。民国27年(1938年),县长宋嘉靖把巍宝山的常住田租谷全部收归地方财政,每个道人每月由地方财政发给一斗大米,二元滇币,后改发中央票,增发大米两升。1993年,江永德道长从武当山携徒归来入住青霞观,巍宝山又陆续恢复了道教的活动。20043月羽化登真的江道长在巍宝山青霞观住持期间,先后接待了新加坡金锻殿、台湾慈德宫、宏孝院等朝圣团的多次参访。北京白云观、武汉长春观、辽宁千山无量观、崂山太清宫、青城山天师洞、陕西周至楼观台、南岳恒山紫竹林道院、海南玉嶦宫等处的道士都曾云游至巍宝山修炼。中国道教协会第六届会长闵智亭,第六、七、八届副会长张继禹都到过巍宝山,现任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孟至岺曾云游至此,在青霞宫修炼了一年之久。前任中国道协闵智亭会长还在青霞宫兴致勃勃手书:“仙鹤临宫观,松荫筑讲坛。若君能服食,更羡大还丹。——书赠江永德道长”。

三皇殿  

三皇殿始建于清初,清咸同年间被毁,光绪年间复修,后又损毁,现仅抢修出山门及大殿,供奉道教创世神炎帝、黄帝、伏羲。炎帝神农氏发明了斧头、锄头、耕耙等生产工具,教平民耕作。教人们栽桑种麻,用蚕丝麻线织成布帛,做成衣裳穿。还发明制造陶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倡行日中为市,首辟市场,还“始尝百草,始有医药”。轩辕黄帝因其惩罚邪恶,第一次统一中华民族的丰功伟绩,始创华夏族而载入史册,深受世代人民敬仰。伏羲的伟大贡献是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人打渔发明八卦等。过厅中供奉的女娲是道教神话中名气很大的女性神。说是在很古老的年代,在天崩地裂,无可收拾的情况下,女娲娘娘炼五彩石补缀天空,斩神龟四足作擎天巨柱,杀死黑龙,解救了天下苍生。还捏土造人,造出了六畜。

观音殿  

初建于清康熙年间,咸同年间被毁,光绪年间重修,后又损毁。现存殿宇为1986年后修复,塑有观音、韦驮、弥勒佛像。人们对观音本是佛教人物,为何在道教名山有一寺院困惑不解。其实,在道教发展过程中,儒、释、道三教有一段长期互相排斥、对立又逐步相融的历史。至明清时期三教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发展到其活动场所多交相杂处而相安无事。有此历史背景,巍宝山就有了观音殿。民间还解释观音为道佛双修的人士,慈航道人就是观音也。

魁阁   

魁阁初建于清代中期,后损毁,1990年重建,塑魁星。魁星是北斗七星中天枢,天璇、天机、天杖四星的总称。北斗本是主管生死天寿之神,并不主文运,文人为何供奉之。一种说法是,魁星是奎星之讹。奎星,即奎宿,是二十八宿中西方七宿的第一宿。因奎宿各星形同文字,故古代凡言文运多用“奎”字。由于奎星神像不好想像,不便塑造,人们便改“奎”为“魁”,并按字形状塑“鬼举足而起其斗”神像供奉。还有一种说法,魁星是北斗之首,古代以此对照事物,凡为首者都称“魁”。故“魁”有“首”“第一”的意思。后来,“魁”字成了科举的专用词,民间因而视魁星为吉祥之星,奉魁星为主宰文运之神。

斗姥阁  

斗姥阁建于清初,乾隆四十年(1775年)重建,现在我们看到的建筑是2011年新建。由山门、西厢房北斗殿、东厢房南斗殿、过厅和斗姥大殿组成。斗姥是道教星宿神中众星之母,是掌管天文星像的女神,也是掌握农业节令之神。古代人以为星象可以决定或反映人世间各种事物的发生发展以及人的祸福,如北斗星,就主持着人世间春、夏、秋、冬、天文、地理、人道七政。季节的更替、气候的变化,风、霜、雨、雪等自然现象都由天上的星辰主持,所以古代对星辰的信仰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道教接受了这些信仰,并把星辰神化,也就成了所谓星君。南北斗信仰中,南斗即二十八宿中的斗宿,是主管生命长短的神,北斗即北斗七星,主福禄夭寿,岁时欠丰。

斗姥阁高居山巅,占尽风光无限。登上斗姥阁,只见林海茫茫,松涛万顷,云雾缭绕。

三清殿  

三清殿又叫玄极宫,无极宫。最早于清康熙年间建盖,清乾隆、光绪年间多次维修。现存的山门、大殿、厢房于1995年后重修。内祀道教上清灵宝天尊、玉清元始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神像。三清是道教所崇奉的地位最高的神,可说是至高无上。元始居中,以二指捏一圆球,以象征混沌未分之状,是所谓太元之先,万物元始。不过,他最初的名号是盘古真人,盘古后缀上“真人”,那个开天辟地的盘古,已经被道教改造了。上清灵宝天尊,即道教神谱中的“大道君”。那个书画双绝的宋徽宗,信奉道教到了狂热的地步,索性自号“教主道君皇帝”,以天子之尊兼职了道家教主。太清道德天尊,由神化道家人物老子而来,即“太上老君”。

培鹤楼  

培鹤楼前身为朝阳洞,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郡人郑名科重建,清同治年间毁,光绪年间和民国年间两次重建。因祀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又称为吕祖殿。吕洞宾本是唐宋时的隐者,因修丹炼药,杖剑除恶而留下了济世助人的事迹。后来,有关吕洞宾的神仙故事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神奇,巍宝山也有吕洞宾到朝阳洞演奏仙乐的传说。培鹤楼悬挂一副郡人饶着撰写的比昆明大观楼长联还多四字即上下联一百八十四字的楹联,上联表述作者身世,下联讲述吕洞宾传道度人故事。

培鹤楼前原有一颗据说是三国时孟获的哥哥孟优在巍宝山隐居修炼时栽种的梅树,树形奇特,神态清幽,开出来的梅花有铜钱大,古人视为神奇,被称为“鹤楼古梅”奇观。

培鹤楼前的含真楼原为三层楼阁,祀道教全真南五祖和七真人。即紫阳真人张伯端、翠玄真人石杏林、紫贤真人薜道光、翠虚真人陈泥丸、紫清真人白玉蟾五祖;邱处机、刘处玄、谭处端、马丹阳、郝太古、王处一、孙不二师七真人。

财神殿   

财神殿初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后经历代复修,现殿宇重建于2007年。内祀赵公明元帅。民间较为流行的说法是周克商后,姜子牙按元始天尊的旨意封神,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后来,赵公明司财,使人致富的功能深入人心,备受崇拜。民间有每年正月到财神殿祈福求财的习俗,届时,财神殿内香火缭绕,香客如织。

道源宫   

道源宫初建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后损毁。现大殿、厢房为近年恢复,祀太上老君、孔子、释迦牟尼像。建筑规模虽小,却是道教全真派在巍宝山生存和发展的见证。道教自东汉创立以来,几度兴衰,至元以后,全真派道士在教义及修持方面极为倡导推行“三教圆融”思想,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同时,还吸收了佛教的一些组织形式、规章制度、仿佛家丛林,修建了宫观,并要求弟子们出家修行、受戒,道源宫就是这一历史背景下的产物。

一侧的苍夫子殿乃为祭祀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中国汉字的造字神苍颉,建于清乾隆年间。

三公主殿   

三公主殿建于南诏时期,后毁。现殿宇为大理白族群众近年筹资建盖。祀白王张乐进求的三姑娘,人称“三公主”。史料载,唐贞观年间,细奴逻领导的蒙舍诏日益强盛,白崖地区部落首领张乐进求仰慕细奴逻的英姿才干,为保持和蒙舍诏的友好关系,把三姑娘嫁给细奴逻为妻。以后,就形成了每年农历二月白族群众到巍山接三公主回娘家的习俗。传承千年,从未中断,留下了彝白联姻的一段佳话。

长春洞  

20065月,长春洞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春洞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由贵州道人李法纪、杨发荫建,后由道人杨阳会改大殿为二转楼,光绪年间道人杨老七、张朝用又重修厢房和花园,遂建成了保留至今的平面布局为规整的八卦图案,为九楼十院的道观建筑格局。殿内祀玉皇大帝、雷祖、土地、马帅、灵官等神像。2003年,国家投入资金对其进行了全面维修。

长春洞布局别出心裁,主殿雄伟壮观,山门、配殿配合得当,尤其是雕刻绘画艺术精湛不凡。大殿的格子门上雕刻着“八仙过海”和花卉鸟兽图。每扇格子门上的雕刻形象逼真,活灵活现,见者无不惊叹。大殿格子门中间的窗壁上雕刻着白兔舂药、金鸡啼晓和宇宙万物图,象征“日月向心,滋生万物”。大殿的天花板中央有一个每边长约35厘米的八角形藻井,藻井内壁上有一幅黑色的八卦图,镂空雕龙盘曲其中,堪称雕刻工艺珍品。大殿承隔板上,绘有50幅彩色壁画。四方绘华盖、执幢仙女、五祗六神,其余绘历代祖师、各洞神仙,俨然一座神坛。道教徒从其神仙信仰出发,向人们构想了一个灵奇的神仙世界,在这一世界里充满了感性、美好和瑰丽。真人乘云御风任意逍遥,仙姝轻歌曼舞乐奏九天;仙厨溢香非凡间所有,仙府金阙惟天上可寻。此外,大殿两边窗壁上保存着“二十四孝图”,画面生动,景物逼真,人物栩栩如生。清嘉庆年间吏部尚书钱塘章煦题书悬挂在长春洞山门的“长春洞”一匾,一语双关点出长春洞“六月尤留三月景”的景致和全真道祖师爷邱处机(道号长春子)的关系。大殿正中的“万象中涵”、“凌云塑阙”匾额,都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道教中的“宫”或“观”,一般指道士们修行、供奉神灵,斋醮祈祷等宗教活动的场所。道教还有十洲三岛,十六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说,他们都是神仙栖息的胜境阆苑。巍宝山中原有的“朝阳洞”,还有保存到今天的“长春洞”之“洞”,其意都是“洞天福地”或“别有洞天”,令人神往,古人称为“古洞藏春”。有联云:“黄鹤从何处飞来,听长笛有声,楼头梦醒三更月;青霞于此间掩映,看名山如画,林下春藏一洞天。”描绘了长春洞一带的秀丽景色。

玄珠观   

玄珠观又名小寺,也曾名蒙化观,位于巍山古城东面山坡,始建于唐初,初为蒙氏宗祠。南明永历十年(1656年),佛教徒参与修建,更名玄龙寺。清同治年间毁于战乱,光绪年间重建。玄珠观依玄珠山而建,层台叠阁,气势雄伟。其布局为在东西中轴线上建山门、石坊、四圣殿、玉皇大殿。大殿之北有关圣、吕祖、观音诸殿和弥罗上宫、芭蕉楼、禅堂等建筑。其布局一反东西中轴线,根据地势,采取由南到北上下三台横列式,以两条路线穿插大小七个院落,多为园林小景。玄珠观建筑以山门及大殿最佳。山门为单檐歇山顶牌楼式样,宽三间,前后檐下施以如意斗拱,斗拱做工十分精细。大殿建于两米多高的台基上,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前为走廊,檐下施以七踩斗拱,整个建筑气势雄伟。1981年被巍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龙华寺

紧依在玄珠观旁的龙华寺又名范家寺,明永乐年间范琪建盖,内有范氏宗祠。现存建筑重建于清嘉庆至道光年间(1760-1850年)。寺由大门、天王殿、接引殿、大殿、观音殿、范氏宗祠五进四院组成。西面原有池塘,架板桥,环池建房为苑,小巧清幽,别具一格。建筑以大殿和观音殿为佳。大殿建在高2米的石台阶上,屋顶为单檐歇山式,面宽五间,四周原设围廊,屋檐下正面及东西两面以垂柱和花板装饰。观音殿在最高处,单檐歇山顶,斗拱古朴粗壮,为明代构件装配而成。1987年被巍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圆觉寺及双塔    

圆觉,梵文意译应为自觉觉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达到最高的、最圆满的境地,这是佛教徒们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境界。圆觉寺,距巍山县城三里许,是云南著名的佛教圣地。该寺于明成化年间(1465年)由蒙化土官左氏所建,后明万历年间及清代康熙年间增新扩建,寺庙依山就势层楼叠阁,递次迭升,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殿、观音殿等10余殿院组成。飞檐架拱,建艺高超。山门外是一片挺拔的柏树群,素有“浮图削玉”美称的双塔耸立其中。从佛教角度审视,圆觉寺是云南佛教建筑中的杰作。一条中轴线上,山门外两座佛塔,是佛教中佛的象征;山门两侧塑哼哈二将;天王殿内,正面坐者是面呈欢喜之相的弥勒菩萨,两侧为四大天王像,也称“护世四天王”;殿后塑面向佛殿的“韦驮天王”,俗称韦驮菩萨,亦为佛的守护神。佛殿是轴线中的主建筑,释迦牟尼安坐在中央的须弥坐上,因古印度人曾尊称他为“大雄”(勇猛无畏的人),故该殿称为“大雄宝殿”。而圆觉寺中该殿则悬挂“宇宙大雄”,这是巍山独有的文化特色,自有一段明代状元杨升庵的佳话传说。据说,当圆觉寺建成以后,恰逢杨状元云游于蒙化。蒙化士绅同时请杨状元及当时的蒙化名士左正为寺内各殿题匾。当题到大殿的匾时,因大殿是整个寺院的中心,又是一字一匾,按惯例应由“大雄宝殿”四字组成。左正为了显示自己,毫不谦让,先提笔写了“大雄”二字,然后搁笔,请杨状元续写,意思是要把堂堂的状元公排在自己后面。杨状元见此情景,不露声色,接过笔来,饱蘸浓墨,挥笔写下了“宇宙”二字。按字意,“宇宙”二字应排在“大雄”二字之前才通文法,归根结底,还是杨状元占了上风。围观者对杨状元的机敏才智赞叹不已,特别佩服他续写的“宇宙”二字竟同左正的字一笔字体,无半点疵瑕,如一人所书。自此,圆觉寺大殿上悬挂的匾是“宇宙大雄”。释迦牟尼两侧为药师佛、阿弥陀佛。大殿两侧分别设法堂、禅堂、方丈、祖师堂、伽蓝殿等建筑。大殿后为观音殿、地藏殿。宗教建筑严谨、完整、布局合理、规范,妙相庄严,省内不多见。寺内系风亭、听月庵引起游人无限遐想。寺旁林荫蔽日,风光幽静,“溪流三叠”山泉潺潺,登临其境,有如人在画中。明代郡人朱光霁有联赞其景:“高阁高悬,低阁低悬,僧在画中看画;远山远列,近山近列,人来山上观山。”寺内建有小桥、池塘、花园,使寺庙建筑与园林艺术融为一体。而历代名人逸士慕名来游,吟咏题和,流传下千古佳话,更使古寺增添了无穷魅力。明代状元杨升庵驻游圆觉寺,留下了珍贵墨宝“一水抱孤城,烟渺有无,主杖僧归苍莽外;群峰朝叠阁,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郡人雷应龙曾在这里攻读,后高中进士,官至明朝都察御使。2003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巍宝山的五大宝藏  

巍宝山是有形的自然景致、道观建筑、道人生活与无形的道教文化的结合。置身于这座穿越了千百年时空的历史文化殿堂里,人们的心灵与思想总是如浴春风里。巍宝山是最值得人们若干遍品读的道教经典,在这里,人们感受得到和谐社会最原始的理论根源,看得到《道德经》活着的范本。

历史宝藏  在山门看到前中国道协会长黎遇航所书“巍宝仙踪”,沿途石牌坊上“青霞在望”,青霞宫山门两侧“青霞紫气”,青霞宫中“片石含青”匾和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重修巍宝山青霞观碑记”,还有南诏土主庙及庙中“南诏疆域图”、石刻“南诏图传”,十三代王铜像等,都在向你讲述一段从巍宝山源起,将仙气、王气、人气结合,同巍山、同大理、同云南有关的南诏历史。唐初,南诏始祖细奴逻就生活在巍宝山麓的彝族村寨前新村,巍宝山就是其耕牧之地。一段时间,太上老君在这一带考察选拔干部。老君化为乞丐在山腰一块巨石打坐。细奴逻妻给在后山耕地的夫君送饭,几次都被乞丐要吃了,往返者三。太阳落山了,细奴逻在巨石边同老人、妻子相遇,得知原委后,非常赞赏妻子的做法,还热情地挽留老人到家中闲息。老人用手中的烟杆在细奴逻的犁杖上敲了十三下,然后化回原身骑青牛冉冉升天。后来,自细奴逻起,南诏传位十三代,历253年。我们今天在山中看到的“巍宝仙踪”,其实就是在讲述南诏在巍宝山发祥的历史。“青霞紫气”,则是指山中是仙人到过出过王的地方。“片石含青”匾,也是记载南诏发祥的历史。前新村中,细奴逻生活的遗址,被村人奉为神地。巍宝山中前新村彝族的祖庙——南诏土主庙,系唐开元二年(714年),南诏第三代王盛罗皮奉旨建盖,供奉南诏始祖细奴逻,是彝族祖先崇拜第一座土主庙,是全国彝胞祭祖的圣地,这种古老的习俗历千年不衰。很多对南诏文化动态的传承方式,只有在巍宝山才能看到。南诏的历史,从巍宝山开始,几经艰难,其中,皮罗阁、阁罗凤、异牟寻有好几位南诏王的故事我们应该认真的记住。南诏对祖国边疆的统一,各民族的团结,贡献是非常大的。正是其重要的历史价值,1999年,省委、省人民政府将巍宝山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诏从巍宝山发祥,几乎与唐王朝相始终,前四代王主要经营巍山(蒙舍诏)九十多年,直到皮罗阁于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前后,统一洱海区域后,统治中心北移,迁都至大理太和城。本来在六诏中毫不起眼的蒙舍诏为何居然能始统六诏、后征爨部、经营云南,发展成为声威远播海内外的强大地方政权。回顾一下蒙舍诏为什么会强盛的这段历史,就不难找到答案。

其一、南诏始终附唐,得到了唐王朝的支持。细奴逻立国不久,就在唐朝支持下兼并了富饶的白崖地区(今弥渡红岩)。民间有一种说法是张乐进求禅让,其实,不是禅让,是兼并。一方强大,一方弱小,力量悬殊,吞吃你不商量。唐永徽四年(653年),朝廷敕封细奴逻为巍州(巍山县南部地区)刺史,并得到大量赏赐。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盛罗皮被朝廷敕封为台登郡王(四川冕宁。郡王,唐代爵号九个等级的第二级,从一品)。经唐朝钦准,在今巍山巍宝山上为其祖父细奴逻建盖了土主庙。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皮罗阁击破吐蕃进犯,玄宗加封为特进云南王越国公,礼遇与三司等同,从《中国文化史词典》等古代职官条目中考证,特进,官名,西汉末期始设,以授列侯中功德尤盛、在朝廷中有特殊地位者,位在三公之下。唐宋时成为文散官的第二阶,相当于正二品。云南王、越国公则是爵号。唐代有九个等级的爵号。云南王、越国公为第三级,属从一品。开府,唐代,定开府仪同三司为二十九级文散官阶的最高一级,品级为从一品。可见,自秦皇汉武开西南以来。作为唐朝可靠的合作伙伴,唐朝给皮罗阁的地位是极高的。宋《册府元龟》所保存的一份材料中有唐朝廷给皮罗阁的诰文中是这样说的:“归义,挺秀西南,是称酋杰,仁而有勇,孝而兼忠。同期,唐朝宰相张九龄以皇帝名义写给皮罗阁的信中说:“卿于国尽诚,在边为捍,委寄得所,朕复何忧!”说明唐玄宗因西南有对唐朝忠心耿耿的皮罗阁而十分欣慰。

其二、唐朝要在西南地区寻找一个可靠的同盟以稳固地经营云南。

唐朝经营云南,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史过程。云南地区长期是部落林立,各自为政,互不秉属,战事连连。

其三、阻止吐蕃的扩张,唐朝需要可靠的合作伙伴。唐朝初期,祖国西部崛起的一个强大的军事王国吐蕃国对其形成了强大的威胁。吐蕃势力一度控制了唐朝西北的大片领地,攻陷唐朝许多州县。至唐武则天长安三年(703年)时,吐蕃的势力已延伸扩展到今天云南西部的洱海区域。这时,选择扶持可靠的合作伙伴,作为抵御吐蕃扩张,巩固西南地区统治治国策略的实施,唐朝己是刻不容缓了。

这样,结束历史以来部落间的纷争,巩固祖国西南边陲的历史责任就必然地落在蒙舍诏肩上。以后的历史证明,蒙舍诏没有辜负历史的选择。

作为中国的道教名山巍宝山,自古至今也有不少的道教的仙话传说。早在汉代孟获呈武,诸葛亮攻心,上演“七擒七纵”喜剧之时,孟获的哥哥孟优比诸葛亮还道高一筹。他认为斗志虽可显一时之功,攻心或可求得一世安宁,但要求得百世和谐,千秋稳定,莫如修道传教,教化子孙,那个时候,巍宝山就被孟优选定为修道传教之地。至今,山中孟优墓、孟优井等遗迹依稀尚存。东汉道人杨波远,人称神明大士,曾骑三角青牛到巍宝山传教。唐代道士杜光庭也到过巍宝山传教,据说,大理太和城的“蒙国碑”(后叫南诏德化碑)就是那时由其书写的。这是在巍宝山寻到的第一个宝藏。

宗教宝藏  《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中,巍宝山被列为中国十四座道教名山之一,可以说是云南道教之最。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直到今天,还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节目中的“上善若水”就来自老子《道德经》中。白话是,水,滋润万物,永远向低处流,不争高下。这其实是倡导人的一种美好的修养境界,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认识、了解道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那么,巍宝山道教流传的情况是怎样呢?

道教自东汉创立以来,几度兴衰。至元代以后,道教的诸多流派逐渐汇归于正一、全真两大派。正一派为符箓诸派的总合,全真派则被视为丹鼎炼养派的代表。全真派亦称全真道、全真教,其创始人为元代道士王重阳。当时,全真道的教义教制已与以往的道教有了不少创新。首先,受晚唐北宋以来“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潮影响,在教义及修持方面,极为标榜“三教圆融”思想。其次,在修持方面不提倡道教传统的外丹修炼和符箓驱鬼之术,主张清净自然,重视心性、性命的修养。三是要求信徒必须有克己忍辱,清修自苦精神,并建立有严格的戒律,如视酒色财气为修行的大敌,禁止杀生、偷盗等。王重阳门下著名的七大第子为马钰,号丹阳子;谭处端,号长真子;刘处玄,号长生子;邱处机,号长春子;王处一,号玉阳子;郝大通,号广宁子;孙不二,号清静散人,世称“全真七子。”七大弟子相继去世后,其门徒又各立门户,繁衍出七个支派,即马钰门下的遇仙派、邱处机的龙门派、谭处端的南无派、刘处玄的随山派、王处一的萮山派、郝大通的华山派、孙不二的清静派。七派中以邱处机的龙门派势力最盛。在王重阳创立全真道过程中,还吸收了佛教的一些组织形式、规章制度,仿佛家丛林修建宫观,并要求弟子们出家修行、受戒。由此,确立了全真道的一整套丛林制度,道教大规模的宫观建筑开始出现。元代,由于统治者倡导、提携,全真道曾兴盛一时。至明代,全真道的政治地位下降,宗教活动受限制,其势力远不及元代,道教各派也相继衰落。到了清代,龙门派第七代宗师王常月得到清朝廷许可,公开传戒度人,整顿教规,恢复了全真道初期的教风,龙门派再度振兴,影响教大。东北、西北、江西、广东、四川、云南各地都有全真道活动,大规模的道教宫观建筑在巍宝山出现。其间,巍宝山也有全真道其它派别活动,但终以龙门派独领风骚数百年。

清初,全真道龙门派在巍宝山得以兴盛绝不是偶然的。民间广泛流传的“老君点化细奴逻”等系列仙话传说,早已造就了氛围,有了道教立足的根基;龙门派道徒抢机遇,千方百计寻求发展空间,扩大其影响是重要的因素;再加上清朝廷允许和认可,政治气候适宜。所以人们说巍宝山随唐而兴,因道而名。这是在巍宝山寻到的第二个宝藏。

艺术宝藏  谈到巍宝山的艺术,大家会提起清乾隆年间的“松下踏歌图”,这确实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罕见的艺术珍品,她从服饰、歌舞、社会生活、民俗给我们留下了前人生活的底片。巍宝山的艺术还体现在建筑、雕刻、壁画、文学、书法、音乐多方面。

建筑艺术。巍宝山古建筑群代表了中国道教建筑艺术的典范,成为清代古建筑的博物馆。总览现存的20余座从清初保存下来的古道观,均以木材作为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中国传统的木结构系统。巍宝山建筑群木结构体系的形成,从文化思想上看,同古代阴阳五行学说有关。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和道家,是传统文化思想两大支柱,它们都讲五行。古人认为,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相生相克,共同构成世界的万物。此外,道教主张“崇尚自然”,以自然为美,认为树木是大自然中富有生命的物质。因此,木结构能深刻地反映出人对自然的情感,达到“物我合一”的目的。

巍宝山道教建筑艺术还从多方面来加以表现。一是注重与自然环境协调。山中的古建筑遵循“自然美”是道教的最高境界,依山就势,曲径通幽,楼台池榭,山石林苑,与自然环境融合为一,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了“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二是建造有反翘的曲线屋顶。反翘的曲线屋顶,呈现出飞动轻快,直指上苍的动势,体现了道教飞升成仙的追求,使整个建筑呈现出一种情理协调、舒展轻快的韵律美,给人们带来美的愉悦。三是高超的园艺技艺。中国道教园林艺术,除了“崇尚自然”的思想观念,与早期道教信仰也有直接关系。传说中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的胜景阆苑,壮丽的宫阙、珍禽异兽、长生不死之草、成仙不死的仙人等等,无不是世人所追求与向往的。想象中的景象,用园林形式创造出来,使园林成为人们某种精神的寄托。巍宝山中,山、水、林、石、宫、观、亭、榭、路径、花卉都形成我国古典园林艺术中自然美、意境美、动态美、空间美的审美特征。

壁画艺术。巍宝山保存有大量珍贵的道教壁画,文昌宫中的‘‘松下踏歌图”,是云南至今最早发现的古代少数民族踏歌壁画,1983年,壁画摹本代表云南省少数民族壁画在北京展出,引起世人关注。玉皇阁中道士炼丹示意图“水火匡廓图”极具研究价值。长春洞保存的壁画最具代表性。其特点是一是保存壁画数量多。有“麻姑献寿图”、“五老奕棋图”、“二十四孝图”、“群仙朝圣图”、“三皇图”、“九龙图”等数十幅。二是壁画反映内容广。数十幅壁画中,天上、人间、神仙、凡人生活都已包容。三是绘画艺术精湛。仅从清代康熙年间长春洞大殿格板上的绘画艺术来看,就令人赞叹不已。格板上50幅彩色壁画,颜色鲜艳,画笔流畅。其中46幅绘“群仙朝圣图”,4幅分别绘“三皇图”和“九龙图”。“群仙朝圣图”壁画场面宏伟,描绘人物众多。画面由每块长约100厘米、宽约80厘米,共46块格板组成,所绘人物近两百人。人物因身份不同,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有的目光深邃神情端丽,有的情绪昂扬,有的安静淡泊,有的在对话,有的在倾听。除人物外,画中的狮子、麒麟、凤凰等动物,或奔驰追逐,或飞游高翔,无不生动之致,呼之欲出。画面中“紫鸟立衡,羽盖华蚤”,完全是李白诗中“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的生动写照。画面气势非凡,呈现出道家飞升之势。而“三皇图”所绘人物是远古时代神农、黄帝、伏羲三位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道教创世神。“九龙图”所描绘的人物则与西南少数民族是九龙之后的创世神话有关,有其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   

雕刻艺术。巍宝山道教雕刻艺术,继承和发扬了中国道教雕刻艺术与自然融合的审美意趣及融合线条艺术和追求艺术整体性效果的艺术审美特征。镂空雕龙图、窗花雀替雕刻图案、八仙过海雕刻图案、花卉鸟兽雕刻图案等都是雕刻艺术中的瑰宝。镂空雕龙图浮雕在长春洞大殿的承尘格板中央一个边长约35厘米的八角澡井中。澡井内壁上黑色颜料画着一幅八卦图,一条酱紫色的柏木雕蛟龙盘曲在澡井中。蛟龙的周围用云水浮雕作背景。只见那,云团朵朵,漂浮无定,波浪滚滚,汹涌澎湃,一条蛟龙跃出水面,遨游于云水之间,神态逼真,活灵活现。八仙过海镂空雕刻中的何仙姑、曹国舅、铁拐李、张果老、韩湘子、吕洞宾、汉中离、蓝采和八仙人物各具神态,颇具匠心,其精湛的雕刻艺术令人惊叹。白兔舂药、金鸡啼晓、双凤呈祥、水中亭阁、鲤鱼跳龙门等雕刻,经山中的逍遥道长用道家对宇宙、对人生的理解认识来进行讲解和阐述,使人们深刻领悟了道教“天道”与“人道”合一的哲学思想。

文学。随着道教在巍宝山的传播,巍山也产生了不少与道教有关的文学作品,从楹联匾对、碑文诗赋中反映承传下来。这一方面是道教徒们为了更好地表达其思想、宣传其教义,而借助多种文艺形式以赢得大量的信徒;另一方面也有文人以道家仙话为题材寄托情感,抒发情怀。民间文学主要有“巍山的来历”、“大赤天宫的传说”、“狗咬吕洞宾”、“老君点化细奴逻”等。巍宝山各宫观都有楹联匾额,既有写景佳句,又有叙事妙语,更有警示人生之格言,佳品极多,是游览中的一大胜景。如“南诏土主庙”大殿联:“记唐李十三世相传,忆当年盘陀道座三敬饥黍,玉杖频敲,显荫出人杰地灵,六诏河山垂史册。历今朝千百载犹在,朔昔日指石为盟一举军功,南国纵横,创造立魁雄霸业,千秋隆迹镇巍州。”

巍宝山保留下来的古碑已不多。史料记载中最珍贵的唐碑—南诏土主庙祖公碑至今还无下落。根据村内的老人回忆,早年间在庙旁熬香叶油时,曾用一块石碑放置过甄子。后来组织人力,在一定范围进行发掘,没有下落。2001年,土主庙保护扩建工程施工过程中,专人负责跟踪这件事,没有着落。而保留下来的清代嘉庆年间《重修巍宝山青霞观碑记》、《巍山新建依云阁碑记》、清光绪年间《重修准提阁碑记》以及清代碑刻《栖鹤楼记》等,有的落笔轻盈,潇洒飘逸,有的文笔朴实,叙述生动,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学审美价值,还是研究历史、宗教的重要资料。《蒙化府志》中清人张刚所作的《游巍宝山》长赋一首,用尽华丽词藻描写游览巍宝山的情景和感受。“一日之山色朝青而暮紫,一年之气候夏肃而冬温。林木蓊蔚,岩壑幽深,锦溪环带,古洞藏春,孟升脱巾以避暑,升庵把臂而入林”。《续修蒙化直隶厅志》中有清人彭翥《重修无极宫落成赋》,描绘无极宫就是大家游览时到过的巍宝山后山三清殿之胜境,文句极佳,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古今文人描绘道教名胜巍宝山景致的诗歌极多,其中有不少是佳作。

音乐。巍宝山道教音乐,其实就是“法事音乐”或“道场音乐”。道教创立后,认为音乐歌舞同样可以通神。经过了长期演变和发展,道教音乐形成了独特的音乐体系。巍山有影响的道教音乐“洞经”,既上清经系统的《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中五卷本与十卷本,简称《大洞仙经》,再简为《洞经》。它是以音乐为载体来宣讲和唱颂道教经文的一种宗教活动。它集吹、拉、弹、唱、颂为一体,丝、竹、管、弦、打击乐并用,形成一种独特的音乐演奏形式。现在,洞经音乐已从道观殿宇移至宅院、公园、舞台、剧场、音乐厅,成为一种文艺团体民间器乐的表现形式,这种发展变化,在洞经音乐创始时是根本意料不到的。随着历史的进程,巍山洞经音乐既有宗教音乐风格,又有宫廷音乐的遗风,还有江南丝竹的韵味,更有巍山民族民间音乐特色,形成了庄重典雅、委婉细腻、深沉古朴的音乐风格,深受各民族群众喜爱。这些就是巍宝山的第三个宝藏。

民俗风情宝藏  民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性行为,是一个群体长久以来的文化积淀。从文化学和民俗学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情感与精神是要由一系列特定方式作为载体的,而这种方式就是民俗。千万别低固了民俗的力量,精神的内涵往往通过文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中国人的凝聚力、亲和力就依靠民俗传承下来。春节的一系列民俗,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中国人团聚、尽孝、亲情和合家欢乐的情节,还有一种深深的故土与根的认同。巍宝山上每年彝族在土主庙中祭祖、大理白族到巍宝山接三公主的习俗,自唐初始,已延续千年,其根还是亲情在牵引,今天,通过民俗,在巍宝山还看得到唐朝时的历史场景,这是多么大的力量。巍宝山的民俗主要有巍宝山山会、巍宝山歌会、彝族祭祖、接三公主、道教的一些传统节日。这是在巍宝山寻找到的第四个宝藏。

自然生态宝藏  巍宝山享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的美誉。山中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山中古树参天,有华山松、云南松、柏树、楠木、红椿、香椿、厚朴、高山栲等300多种植物。山中的华山松“树王”高45米,根部基围6米,粗可三人合抱。灵官殿内明代古山茶桂叶银红九,高18.8米,花开万朵,红似胭脂,光照殿宇,为世界茶花之最。一棵清嘉庆年间的白玉兰花,每年冬月开花时节,满树花白如雪,芳香扑鼻。名贵植物花卉还有桂花、兰花、牡丹花、蝴蝶戏珍珠、绣球花等。药用植物有玉竹、细花参、牛尾参、天门冬、天麻、草乌、黄连、重娄、半夏、柴胡、茯苓、野姜、雪里梅、仙鹤草、防风、续断等,当地群众说“山上一把草,拿来都是宝。”“一屁股坐下地,坐着三棵药”。你看,巍宝山还是药用植物的宝库。山中的菌类也极为丰富,主要有鸡枞、香菇、木耳、冷菌、松茸、羊肝菌、干巴菌、奶浆菌、谷熟菌、青头菌、玉窝峰等。巍宝山还是动物生活的乐园。山中生活有草豹、狐狸、花面狸、獐子、麂子、刺猬、飞鼠、穿山甲等动物。山中的禽类有40多种,其中珍贵飞禽有鹦鹉、绿鸠、金丝画眉、白鹇、翡翠、啄木鸟等。历史上因自然生态形成的景观有“天门锁胜”、“拱城远眺”、“美女瞻云”、“龙池烟柳”、“山茶流红”、“鹤楼古梅”、“朝阳育鹤”、“古洞长春”。这是巍宝山的第五个宝藏。(信息最新确认时间:2022年8月31日)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