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巍山 / 旅游指南

巍山六张名片之“道教圣地”

  •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04日
  • 来源:巍山县委宣传部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观此山,无峰不奇,无泉不冽,无寺不古,无树不翠,堪称清虚妙境;过斯境,有洞皆春,有鹤皆鸣,有霞皆青,有龙皆灵,确乃道教名山。”集中国道教名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彝族同胞寻根祭祖圣地于一身的巍宝山,峰峦叠翠,古木参天,花繁草茂;古寺林立,布局巧妙,工艺精湛。山中地涌青霞,花放异彩,古人认为山中有宝气,故名巍宝山。道教色彩浓郁的巍宝山被《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列为了中国的14座道教名山之一。

巍宝山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城东南面约10公里处,面积达19.4平方公里,南依太极顶,西邻阳瓜江,东连五道河,北与大理点苍山遥望。据史料记载,巍宝山在汉代就有孟优(孟获之兄)道士在山中传教。据明代谢肇浙《滇略》卷六记载,唐代著名道士杜光庭曾到巍宝山传教。民间又传说吕洞宾亦曾云游至巍宝山,并在山中传教。明清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的道人移住巍宝山,明末清初,很多道士进入巍宝山隐居修炼,收徒传教,并在原有的巡山殿、文昌宫、山神庙、龙王庙等殿宇的基础上,新建了准提阁、甘露亭、报恩殿、灵官殿、主君阁、青霞宫、玉皇阁、观音殿、斗姥阁、三清殿、三公主殿、培鹤楼、长春洞等20多座宫观殿宇。清代巍宝山道教发展到鼎盛时期,道观香火最旺,先后在此山出家修炼的道士多达数百人,成为道教丛林。

如今,在巍宝山上,道教文化俯拾即是,至今仍保存完好的二十多座道教宫观,依山就势,合理地分布在前山和后山,构成几个群体,组合成一个完整而庞大的道教建筑群。

在巍宝山雄伟壮观的仿唐式建筑的山门前,首先映入你眼帘的就是“巍宝仙踪”四个大字,恢弘有力,这一巨匾就是中国道教协会的老会长黎遇航仙师特为此撰写的。

沿着石阶而上,穿越万顷松涛,展现在你眼前的是“青霞在望”的石坊。传说当年有位远方来的老道长,云游到巍宝山,正在此小山梁上休息时,突然发现前面山凹里升起一股紫气青霞,禁不住连声喊道:“宝地呀,宝地!”于是人们就在望见青霞升起的这坡头建起了“青霞在望”石坊,并在青霞升起的地方建盖了一座非常壮观的殿宇青霞宫。

从“青霞在望”石坊前行,道路两旁众多的古墓,都是巍宝山历代道长的墓,足以见证了巍宝山道教的兴盛。

前行不远,就到了巍宝山最古老的一座殿宇巡山殿,又叫南诏土主庙,始建于公元714年,为南诏第三代王盛逻皮所建。

再往里走便到了文昌宫,又名龙潭殿。该殿始建于汉代,是两汉时彝帅孟获的哥哥孟优、孟节出家修道的地方。

继续往上就是著名的老君殿,又叫青霞宫,是传说中太上老君点化细奴逻的地方。按南诏的传说,细奴逻文功武略,乐善好施。太上老君变成一个乞讨者坐在路边石头上,细奴逻妻三次送饭给山间耕地的细奴逻,均被乞要。刚好被饥饿难耐下山来看个究竟的细奴逻碰到,一问原委,细奴逻不仅没有半点抱怨,反而夸赞妻子做得对。见此情景,太上老君便对着细奴逻的犁头连敲十三下,幻化而去。细奴逻从此发迹,南诏传位十三代。这就是有名的太上老君点化细奴逻的故事。君权神授,南诏利用道家的思想来教化人民,统一思想。南诏与唐朝经历的历史年代基本一致,唐王李姓,道教的太上老君李聃姓李,唐尊道教为国教,南诏与唐王朝一样尊崇。老君殿坐落在四面环合的绿树青山包围中,前面视野开阔,仿佛一把生态大交椅。道家建盖宫观都选在风景迷人、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山间平地上,老君殿就是道教讲究风水的一大典型代表,完全被包围在青山绿树的怀抱中,空气的清新、环境的优美可想而知。往右前方是玉皇阁,阁内正殿有一幅“水火匡廓图”又为“明镜图”,是道家最原始的太极八卦图,表明巍宝山道教历史的悠久。

再往上就是三皇殿,侍奉天、地、人三皇,塑像为半赤祼,头上长角,表明道教对人类的起源和人与自然亲密关系的认识。

“步阁凌空翘首江山千万里,登峰造极瞻天斗宿十三星。”遇仙峰是巍宝山的主峰巅,海拔2509米,传说这里常有仙人出没,便得名遇仙峰。遇仙峰之巅是巍宝山最高的道教宫观斗姆阁,上到斗姆阁,放眼望去,真所谓“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里地势险要,环境清幽,有“危阁居绝顶,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诗句赞誉。

从斗姆阁往后山下行,在一片开阔平坦的山间平地的高台上建有培鹤楼,内祀八仙之一吕洞宾,相传吕洞宾曾到这里传道,有“朝阳育鹤”、“鹤楼古梅”两大著名景观。培鹤楼侧是道源宫,道源即文明的源头,内祀孔子、颜子、孟子等。巍山自古崇文尚礼,尊崇儒教,读书人多,在巍宝山上修建道源宫,进一步证明文献名邦巍山教育文化的兴盛。培鹤楼前是财神殿,可以说是巍宝山香火最旺的地方,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经济、财富、富裕寄托美好祈求和愿望的所在。生财有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财神殿内赵公元帅的塑像左持金元宝,右持钢鞭,寓意深刻。

巍宝山众多的宫观殿宇中,最有特色的要数长春洞,堪称是道教建筑的典范。长春洞古建筑群位于巍宝山西侧,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完全被隐藏在一片古老的柏树丛中,整个殿宇九楼十院外形结构和屋顶设计均成八卦形布局,结构严谨,是我国道教建筑中不可多得的建筑精品,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长春洞的建筑木雕、刻绘和壁画是极为珍贵的文物瑰宝。大殿天花板上雕有一条精致的蛟龙,镂空雕刻,腾云驾雾,出神入化,栩栩如生,是木雕中的精品。大殿殿门左右两边分别雕有金鸡报晓、玉兔捣药,表示太阳月亮,寓含“日月同辉”;圆形的乾坤窗四周雕满了蝙蝠,意思是“福满乾坤”;圆窗下面两只凤凰飞向火球,含义为“双凤朝阳”;还雕有金龟驮山,表示长寿;仙鹤含芝,表示吉祥;鱼跳龙门,表示高升,其外还有八仙过海、麒麟八态等内容,充分表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中的福禄寿喜等内容。其它建筑包括所有门窗等都有许许多多的雕刻,雕有花木鸟兽、瓜果蔬菜、琴棋书画,内容极其丰富。长春洞的彩画艺术从大门进去就有三国演义、群仙宴会、三皇图、九龙图、二十四孝图等,都是十分珍贵的不可移动性文物,也是研究道教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在长春洞旁有一仙人洞,相传长春洞古建筑群的建设就与这个仙人洞有关。传说群仙朝圣归来,累了,就相邀到上边悬崖上的一个山洞里弹经唱曲,消遣娱乐。据说这洞门千年一大开,百年一小开,可听到传出的仙乐,闻声者能延年益寿,永葆青春。有一贤人路过宝山仙人洞恰逢洞门小开,听到飘飘仙乐传出,此人果真百岁不老,为了还愿于是就在洞下边建盖了长春洞,一了心愿。

巍宝山不仅是道教圣地,还是天然的植物宝库和动物乐园。有珍稀植物300多种,其中有生长1000多年的高山栲,有明代的古柏群,有高达45米的华山松“树王”,有生长300多年,高17.5米的世界第一高古山茶,有恐龙时期的珍贵植物青榨槭,有云南省内巍山独有的珍稀名树云头柏,还有兰花、玉兰、山茶等各种名贵花木。有沙参、天麻、半夏等近百种药材以及鸡枞、松茸等20多种菌类。山中野生动物有狐狸、九节狸、飞鼠、绿鸠等稀禽珍兽。

巍宝名山天下幽。巍宝山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艺术精湛高超的古建筑群、神奇秀美清幽的自然风光,还待你去慢慢品味,共同分享。


                                                    

                                                                   (巍山县委宣传部供稿) (信息最新确认时间:2024年3月4日)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