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置身于巍山县庙街镇云鹤村的田间地头,一株株承载着烟农丰收希望的小烟苗从苗棚“搬”到了烟田,田间一片繁忙景象,预示着丰收的希望与辛勤的回报。
近年来,庙街镇坚持党建引领,以促农增产增收为目标,充分利用土地,推行粮经轮作模式——村民们先种一季烟叶,再套种鲜食玉米、蚕豆等作物,错峰轮作实现“一年两熟”变“一年三熟”,在稳住“粮袋子”的同时又充实了“钱袋子”,因地制宜探索出一季多种、一地多收的增收致富好路子。
整合资源,将协同合力带到“田间地头”。巍山县庙街镇作为云南省特色烟叶烟区,是全省烤烟种植最适宜区之一,镇村两级坚持“以计划定规划、以规划定连片、以连片定面积、以面积定农户”的做法,形成“要种烟、先连片”“要连片、先流转”的导向,依托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和群众会议等形式,充分做好群众工作,通过在全镇优选3000亩烟粮协同发展试验示范区,选择具有土肥较好、排灌条件好、能连片种植等优势的种植户和地块,以规模化种植烟后套种鲜食玉米1600亩、雀蛋豆1400亩,举全镇之力构建了一个稳定可持续的“粮经协同”发展系统。另外,依托中国工程院朱有勇院士团队、农民院士科技服务站、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烟草栽培团队、大理州农科院专家力量组成技术服务团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粮经轮作,“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走出可持续发展生态绿色之路。
技术支撑,将过硬本领送到“农户心头”。以田间管理为重点,依托专家团队技术资源,制定烟粮协同发展试验示范项目烤烟套种玉米技术方案,采取“田间课堂”、观摩交流、实际操作等形式,开展播种技术、中耕管理技术培训,提高农户田间管理技术和能力,提高科学种植水平。同时,庙街镇全流程抓好布局优化、土地流转、大田移栽、抗旱保苗、田间管理、采收烘烤等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工作,及时解决烟农生产难题,统筹规划田间管理,将烟田残存的肥料作为套种玉米在幼苗阶段所需要的基肥,在采收中把控好玉米品种成熟特征,保证玉米及时采收上市,并投资400万元建设45座集群烤房,健全完善鲜食玉米冷链物流体系,为鲜食玉米采收后提供“打冷”服务,推动绿色种植,保护基本烟田。
稳定销路,将增收致富放到“钱包里头”。庙街镇采取市场引导推广“烤烟+N”模式,积极引导养种联动联合,加强与收购企业搭接联络,积极协调商定收购企业,确定收购等级价格、收购方式等环节,并动员全镇12个行政村主动协调确定合作企业,采取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成熟一片收购一片,确保群众及时交售,全力夯实产销保障,据悉,2024年实现亩产烟后鲜食玉米1500公斤,总产值480万元,亩产烟后蚕豆180公斤,按照每亩最低可以获得900元的收益,预计将为种植农户创造126万元的经济收益,真正保障群众增产增收。
粮经协同发展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促农增收,打破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之间的壁垒,构建推动产业融合新桥梁,有效推动农业产业经济的良性发展。下一步,庙街镇将抢抓实施高标准烟田项目机遇,争取扩大烟粮协同发展试验示范区面积,在2024年种植17090亩的基础上,落实烟叶种植面积17600亩,比上年增加510亩,计划收购烟叶273万公斤,4000亩烟后玉米、雀蛋豆预计亩均增收2000元以上,进一步鼓足群众“钱袋子”。
通讯员:刘怡
编辑:张娅芹
责任编辑:杨继稳
审核:左文清
终审:邱兴跃
责任编辑:巍山微视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