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庙街镇积极争取和发挥各级挂钩部门和驻村工作队员的资源和优势,强化对“一老一小”的帮扶和服务,切实推动“馨安工程”走向“心安工程”。
一、紧扣节点暖心帮,在“点”上发力。经常性走访入户、交心谈心,了解结对帮扶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扎实解难帮困外,结合“六·一”儿童节、“九·九”敬老节、春节等契机,积极开展节日慰问、“微心愿”认领、文艺表演、义诊等活动,传递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的殷切关怀和美好祝愿。2024年儿童节,州强制隔离戒毒所和县总工会到挂钩的北桥村开展“一次暖心义诊、一场爱心捐赠、一次安心团辅、一次连心走访、一场贴心普法”的“五个一”系列活动,捐赠了3套健身器材、50套上下铺钢架床和一批趣味运动器材,为“一老一小”送上爱心“大礼包”。添泽村开展第五届“微心愿”认领活动,共征集圆梦64个微心愿,打通与人民群众的“连心管道”,传播正能量。
二、串珠成线建阵地,在“线”上延伸。建立并动态完善“馨安工程”台账,用好“馨安工程”手册,认真记录工作开展具体情况,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全覆盖、有效果。目前,在册的1089名留守儿童、264名留守老人已全部建立台账并由辖区党员进行一对一的结对帮扶。强化阵地建设,为常态化开展帮扶关爱活动提供稳定的服务阵地,12个村各整合至少一个活动场所作为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活动的阳光幸福驿站。州强制隔离戒毒所在北桥村设置了“馨安工程”心灵驿站、“馨安工程”活动室和“馨安工程”关爱室。慧明村积极动员各方力量,用24000元爱心捐款在慧明小学改建了1间舞蹈教室和1间音乐美术教室,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捐赠了30套芭蕾舞蹈服,舞蹈老师、慧明村驻村工作队员苏思汀老师每个星期给孩子们上两节舞蹈课,帮助乡村儿童培养艺术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整合资源促提升,在“面”上拓展。积极整合辖区内托管中心资源,2024年1月,开展“馨安工程·童享阳光”寒假公益托管活动,为镇内有需求的留守儿童和困难儿童提供爱心托管服务,解决假期“学生无处去、家长看护难”问题。结合“利剑护蕾”专项行动,针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多部门联合到辖区各学校开展禁毒防艾、心理疏导、法治宣传、安全教育等主题宣传活动,形成“护蕾”合力。六合村充分发挥云南艺术学院的专业优势,将课程和巍山民俗文化传承紧密结合,深入开展教育和文化帮扶活动,协调促成云南艺术学院“博想学团”暑期美育乡村项目,组建由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组成的“博想学团”,针对六合村农村留守儿童和脱贫户子女,开展暑期公益美育系列活动。
责任编辑:巍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